搜索
 

让重装基地插上翅膀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04/7/29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制造的需要,而且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与国际接轨和国际合作的需要。坐落在德阳市郊的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核心企业东方汽轮机厂,是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基地三大支柱企业之一。该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探索并实施以信息化改造提升重大动力装备制造水平的发展战略,在多个领域提高了中国电力装备的核心竞争力。

  东汽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与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产业相结合,经历了由点到面、由单一到集成不断提升的四个阶段,即实施主导产品设计与基础管理的初步信息化,实现设计与工艺的全面信息化,实现设计、工艺、制造的集成化及实施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其一,推进并实施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装备、数字化管理”4个工程,建立了网络和数据库两个基础平台,做到了“信息化始终与高新技术运用和产品研发相融合”。目前,东汽的CAD覆盖率和出图率达到100%,产品开发周期从过去12个月以上缩短为4个半月 新产品的贡献率达到48%,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工艺编制信息化,将原来设计完成后需要6个月时间进行的编制工艺缩短为1个月,同时实现了产品控制信息化,使电站汽轮机数字化控制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其二,“信息化始终与技术改造、装备现代化和制造集成化相融合”。为了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水平,东汽重点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各类大型数控设备和数控加工中心等关键设备,同时加大了对普通重点、关键设备的数控、数显改造力度,基本实现了关键装备的数控化。结合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项目,建立了高效的企业网及数据平台,保证了产品关键部件的CAD/CAE/CAPP/CAM一体化,实现了异地设计、异地控制与异地制造的目标,使东汽由一个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升级为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企业。其三,“信息化始终与基础管理、管理创新相融合”。东汽在运用物料管理(MRPⅡ)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上,又按照“分步实施、及时获益、按需扩展”的策略推进管理信息化,与汉普(中国)有限公司、Oracle公司合作,开发了东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工程(ERP)。该项目第一期工程包括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采购库存管理三大核心模块。目前,东汽按ERP管理思想与企业实际,已成功上线运行三大模块,有效地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了采购的公开化、生产的敏捷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其四,“信息化始终与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相融合”。为响应全球化合作、异地化制造的需求,他们在推行网上营销与服务的同时,开展了网上数据传输与控制,采用了CAD/CAM集成技术以及先进畅通的互联网与企业内部网传输技术,使美国GE、法国阿尔斯通、日本三菱等公司的设计草图一定下来,能马上传到东汽工艺部门绘制图纸、编制生产工艺,并严格按照国外公司标准加工生产及实施项目管理。其五,“信息化始终与实施人才战略和开发人力资本相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是支撑。通过推广运用CAD 、CAE、CAPP等技术,培养了一支既掌握产品开发技术,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对引进信息技术二次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P、PDM、BOM、DCS产品,培养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知识的一流信息专业人才队伍;通过运用CAM、CIMS等技术,培养了一支既熟悉机械加工技能又懂数控技术的高中级技能人才队伍;通过运用MRPⅡ、MIS、ERP等技术,培养一支既懂现代管理理论又懂管理信息技术的一流管理人才队伍。

  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东汽厂的快速发展,使汽轮机产量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部“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称号, 其CIMS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东汽又被列为国家首批13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MIE)重点建设试点企业、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