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1大排险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消防支队 2004/4/5






    纸厂内堆放着37个液氯罐,其中一个罐子突发泄漏,该厂和附近的居民瞬间被气味怪异的有毒气体笼罩,德阳消防紧急驰援,真实演绎——

                   “3.31”大排险

(惊:所有液氯罐均已接近报废期限,危险随时可能升级;喜:消防官兵和驻地群众无一伤亡)
     
福利纸业有限公司位于德阳市德新镇西侧的孝黄公路中段,成立刚两个月,原名为德新造纸厂。3月31日晚10时许,该公司值班人员杨波和往常一样进入厂区进行巡逻,突然发现有一种带有强烈刺激性怪味在空气中弥漫,越往里走味道就越浓。当他走到离堆放液氯罐约50米的地方时,刺鼻的味道让他无法再向前靠近,同时听到了“咝……咝……”的漏气声,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有罐子漏了……”,他只用手电往罐堆中照了照就迅速跑开,并及时把此情况向技术部的杨主任进行了汇报,随后他们又一道冒着危险到现场察看情况,确定该刺激性气体就是从原厂遗留的液氯罐中散发出来的。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及时疏散了厂区的职工,同时向119指挥中心拨打了求援电话。
    11时01分,接到救助电话的指挥中心值班员立即将此情况向支队首长作了汇报,支队长田立斌庚及率领参谋长刘胜学及特勤消防中队、直属消防中队6台消防车和4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刚到公司门口就能明显地闻到附近空气中充满着刺激性很强的难闻气体,数十名该公司的员工和附近的群众聚集在大门口,焦急地四处张望和摆谈着。据悉,如果不及时处置,将会造成大面积人员中毒甚至发生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现场勘查

    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现场的无关人员进行了疏散和划定警戒线,特勤消防中队长杨凯和2名战士身着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1名同样武装的技术人员带领下深入现场仔细查看情况,堆罐的厂房大约有500余平米,为砖木结构,只有三面墙壁,其中敞开的一面正对着厂区中心位置,他们对胡乱堆放在一起的罐子粗略一数,共有37个之多,每个罐的容积大约有500升,罐内所装液氯多少则不得而知。从罐体色泽上看应该存放有较长一段时间了,厂房的另一端有一大一小2个水池,正源源不断泄漏的液氯罐位于罐堆最里边,通过勘测发现泄漏位置是阀门,初步估计是由于年久失修而锈蚀所造成。


稀释堵漏

    在掌握了现场情况后,临时指挥部的总指挥田支队长立即作出实施方案,在明确处置行动要求和保证处置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利用消防车对现场进行全面稀释降毒,防止有毒气体进一步大量扩散,对泄漏口实施堵漏,减轻危害。
    参谋长刘胜学立即带领3名水抢手全副武装首先进入现场,指挥他们利用开花喷雾水枪对泄漏口和附近的空气进行稀释,约20余分钟后,2名堵漏官兵按计划携带无火化工具、细铜丝、棉布、木塞等堵漏器材开始实施堵漏。堵漏官兵先用棉布包裹在木塞上面进行堵塞,再在外面包上一层橡胶,并用细铜丝将其缠绕捆绑,由于泄漏口呈不规则形状,罐内压力较高,虽然还是有一小股氯气通过缝隙往外跑漏,但已经达到了预定减轻危害的要求。为彻底解决问题,又开始了下一计划。

化学中和

    4月1日凌晨1时30分,杨光彬副支队长调集的10余桶液碱已经全部到位,18名身着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的增援官兵已全部准备完毕。经过检查员对他们的装备一一进行查看登记后,他们分2次把全部的液碱全部搬运到了液氯罐旁边的小水池边,打算把它作为一个临时中和反应池。通过测量,小水池完全可容纳氯罐。水抢手一边继续进行稀释,一边往小水池内注水,同时还向小水池内先倒入了近200升的液碱,通过搅拌使其与池内的水充分混合。1时40分,化学中和开始进行。3名官兵先对挡住泄漏罐的5个氯罐挨个进行了检查,确认可以移动后大家方才小心翼翼地将这5个罐子轻轻移开。而后由6名官兵利用绳子和双手采取拉、移、滚、推的方法慢慢将泄漏罐向中和反应池转移,最后使泄漏口朝下并完全淹没在水中,使其与之发生中和反应而消除危险。为防止意外发生,消防官兵又持续出水稀释,并对余下的36个液氯罐进行逐一检查,直到空气中已经没有一点氯气的味道,确认无任何危险后方才撤离现场,此时是中已经指向2时30分。(刘冰  王国政)

 
    相关知识:液氯散发到空气中会产生氯气,属有毒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液碱,不燃但可助燃,可与包括燃料在内的许多材料发生剧烈反应或爆炸性反映的强氧化剂,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可致死,燃烧可产生刺激性、有毒或腐蚀性的气体,接触气体或液化气体可引起灼伤、严重损害和(或)冻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