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罗江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能否在新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是能否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具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和经济管理者队伍。这就给担负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干部重任的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织部门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水平,笔者认为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与当今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强化组工干部的四种意识。
强化大局意识,树立服务经济工作的新观念。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应从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大局出发,从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的战略高度,以推动经济建设为总目标,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在实际工作中,应抓住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这个关键,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围绕党的工作大局考虑和实施组织工作。组织工作成效的大小,应当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看各级党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明显增强,看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否明显增强,看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素质是否明显增强,看广大党员在发展经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明显增强,力戒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力戒脱离实际的工作方法,力戒繁冗拖沓的工作效率,力戒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切实把推动经济建设进入快车道作为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强化经济意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知识经济必须掌握经济知识。这也是组织部门服务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在现实中有少数组工干部自觉学习经济知识、了解经济工作的热情并不高,在思想上对组织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因而在思考问题、研究工作时思路老是打不开。由于对经济工作有隔膜感,对经济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把握不透,选人的视野也不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选人用人工作的效果。其实,欲选“一流之人”,组工干部必须首先具备“一流之能”,作为新时期的组工干部,必须具备与当前经济工作相适应的知识和本领。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做勤学的表率,对中央及省市一些大的经济政策、改革举措、重点工程项目要主动了解,主动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科技知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多了解、多学习、多研究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对推动组织工作大有益处。反之,组工干部如果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仅停留在“就业务知识而学业务知识,就组织工作而抓组织工作”上,是难以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的。
强化人才意识,找准托起经济工作的支撑点。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各类人才是支撑经济工作的主要力量。而培养选拔人才是组织部门应尽的职责,所以每一名组工干部都要强化人才意识。一是要开阔识人视野。要努力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广开“才”路。二是要开辟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结合形势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采取课堂灌输与外出学习、研讨交流相结合,短期培训与提高学历层次培训相结合,到经济一线挂职、任职与到经济发达地区跟班锻炼相结合等形式,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人才。三是要建立人才管理的科学运行机制。要制定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分行业分梯次建立和完善各级人才库,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为优秀人才尽快到位搭好“梯子”,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为罗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强化改革意识,积极探索和研究服务于经济工作的有效途径。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组织工作必须着力于建设一个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为了顺利实现这个目标,组工干部要大胆革除陈旧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逐步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一是要有辩证思维。用发展的观点指导选人、用人工作,看人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大节,看发展;在工作中既要兼顾一般,又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熏注意发现、培养和宣传一批过得硬的奉献者典型、领头雁典型。当前尤其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有胆有识、敢闯敢干、能够打开经济工作局面的“骁将”。二是要有求是思维。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来安排和部署工作,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就认真做好、做细、做实,一抓到底。三是要有创造思维。对组织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和做法要敢于摒弃,对长期困扰组织工作的一些难点问题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求得突破。常规性工作要有新创意,特色性工作要有新拓展。四是要有超前思维。凡事要善于从党委、政府的角度换位思考,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使组织工作紧贴经济建设,进而达到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