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旌阳区旌阳乡新桥村6组陈启芝的旱秧地里,一群人正拉尺丈量旱育秧面积,“长20米、宽2.1米、共42平方米,折合能栽大田1.4亩,应发补助14元”。
一旁打农药的农民有些纳闷,“陈妹,这些人是搞啥子的哟?”,“他们是乡上有关部门专门来给我量旱育秧面积的,今天量完,明天就发钱。我开始以为他们是说来耍的,哪个晓得,他们真的来了,这下子心里更踏实了,明年叫我兄弟也搞旱育秧。”该村村主任刘昌玖搭腔说:“我说你今年采用新技术种粮食有搞头嘛!才领了粮食直补款,马上又要拿新技术补助钱了,现在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用新科技种田就是划得着”。
在新桥村6组,种菜大户谢应文一见到乡上的验收人员就满脸笑容,“这个旱育秧就是好,活路少,还好经佑,光抽水费今年就节约了不少。我今年专门把菜地拿来改成了谷子田。”得知他70平方米的旱育秧(折合能栽大田2.7亩)可得到27元的补助时,老谢笑道:“拿到钱我就到乡农技服务站去买点‘巴适’的药,把田间管理及时跟上,争取夺得大丰收”。
在镇江村9组,组长巫义林见到验收人员就夸:“这个抛秧长势硬是来得快,前天我才抛下去,今天就长得青油油的,一点‘火闪’都没扯,有好多农户见了明年也想搞”。“那好嘛,明年水稻旱育秧在新桥村6组搞试范,抛秧就在你们组上搞,你们可继续享受今年的补助政策,另外,乡上再给你们配一个技术员到队上蹲点进行指导”。乡农技站谭站长刚说完,该村村主任陈明刚又补充道:“村上也支持你们,同意你们组对种植抛秧的农户再增加一点补助的方案,力争明年全村的水稻面积推广抛秧在50%以上。”
据了解,5月13日至16日,旌阳乡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全乡的水稻抛秧、旱育秧进行了验收,这是该乡为鼓励广大种粮农户推广旱育秧、抛秧新技术,以实现丰产增收,专门制定的“对水稻抛秧每亩补助20元,旱育秧每亩补助10元”措施的具体落实,其项目补助款项已全部划拨到乡农业服务中心,验收完毕便发放到农户手中。
以科技为动力 促效益大提高 二重高架强企“金桥”
2004-05-19 09:41:22
近两年来由于组织实施得力, 二重完成“金桥工程”项目29项,其中市级项目7项,合计创产值15325万元,利税3180万元,节约投资7496万元,科技人员的创新水平大大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金桥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如“三轴传动滚切式双边剪”项目,在吸收德国、日本等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二重自主研制了集机、电、液于一体的重大技术装备,可替代进口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该项目使二重新增产值2960万元,新增利税816万元,为国家节约外汇600多万元。另一项“高铬(Cr4)支撑辊开发研制”项目,主要生产一种新型材质的大型锻钢支撑辊,可为国内各大主要钢厂提供轧机备件。二重经过两年多的开发生产, 该支撑辊的各项质量指标都满足了轧制要求,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该项目使二重订货额达到4153万元,预计利税可达989万元。
“金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重大装备制造任务的完成。如“涟钢1750轧机机架的批量铸造”项目,是湖南华菱涟钢薄板有限公司新建的生产线1750热连轧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重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验证和优化工艺,生产出的14件机架全部合格 。此项目二重创产值500万元,利税150万元,节约成本20余万元。
“金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使其重现发展生机。如“鞍钢厚板组合剪备件制造和安装调试”项目,是对使用了近40年的日本进口设备进行改造,二重科技人员在拆除难度极大、精度要求极高、施工期限极短的情况下,赶赴鞍钢现场作业,终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客户高度评价。此项目为二重创产值606万元,为鞍钢节约投资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