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四川省
德阳市
综合
文章详情
执著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女硕士
2020年09月24日
10
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03/10/15
在9月23日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上,6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荣获了第一届“德阳创新人才奖”。张祝君是6位获奖者中惟一的一名女性,同时,也是年纪最轻、学历最高的一位。
初见张祝君,其清秀的面庞、柔弱的身子骨让人很难把她和工作时风风火火的“张姐”联系在一起。“张姐”是四川美大康药业有限公司同事们对张祝君亲切而尊敬的称谓。同事们说,在我们公司,张姐是出了名的果敢坚韧。没错!在人生的选择和为事业的付出上,张祝君每一次都把这种“果敢坚韧”发挥得淋漓尽致。
1989年,在泸州医学院已经做了3年骨干青年教师的张祝君考入四川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她深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重困难,使她不时地反思提醒自己,如何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实践,让知识变成财富。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她毅然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只身来到还在建设之初的四川美大康药业有限公司工作,选择了她作为实现理想的载体和起点,开始航行……
四川美大康药业有限公司地处什邡,建设之初,没有实验场所,没有职工宿舍,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张祝君至今还记得在什邡青少年文化宫租借的几间平房里和来自各地的充满激情的同事们不分昼夜工作的情景。美大康的厂房一天一天的建起来,缩短建设和生产经营时间,早创效益,要实现这一切,重任自然落在技术人员的肩上。药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药品的研制周期长,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风险大,公司提出用科学为人类的健康奉献爱心的宗旨,时刻铭刻在张祝君和她的同事们的心中。四川名药“心达康片”的研制过程凝聚了美大康技术人员的汗水和智慧,但由于生产有难度所以迟迟不能上市。张祝君和她的同事们从心达康的沙棘原料入手,踏遍了吕梁山脉,穿越了东西南北,采集了上千个样品,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进行
测试
、试验,找出了影响生产的关键。历经一年多,该项目在美大康的中试车间终于试车成功,并很快进入大小药店、各级医院。
产品的开发成功并不意味着项目研究的终止,提高技术含量,降低成本是企业不变的追求,接下来的时间里,张祝君反复分析总结生产情况,挖掘生产潜力,并返回实验室,进行更加大胆的尝试。技术革新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每一次投产,每一个技术参数的设置,每一个工段她都亲自过问,在轰轰的机器声中楼上楼下地穿梭、忙碌,每天要工作达十小时之久,这对于当时已身怀六甲的她,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同事们经常关切地说:“张姐,你要多注意身体,对下一代负责”。张祝君却笑着说:“这是胎教,让我的下一代在母亲的腹中便开始接受勤劳、务实、能干、严谨的工作作风”。3个月的辛勤努力,换来的是沙棘黄酮的生产率由原来的不足30%提高到80%,并从粗品变成了一袋袋黄色的固体粉末,为制剂工序的正常生产提供了品质保障,同时取消了原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媒,各项消耗指标大幅度降低,直接生产成本下降60%,给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心达康片”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02年公司成立技术研究中心,张祝君被委以重任,全面负责集团内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责任在肩,她迅速行动。为了新引进的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升高白细胞的新药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的研制,张祝君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连续战斗,一周内吃在实验室,累了就在实验室打一个盹,找到了解决研制难题的关键技术。药品投入生产后,产品合格率达99.8%,深受市场欢迎。
回首过去的十余载,张祝君先后承担了国家级二类、三类、四类新药的开发,承担了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863项目1项,四川省攻关项目6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7项。在2003年9月,又荣获首届“德阳创新人才奖”。张祝君说,成功和荣誉已属于过去,选择了医药工作,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奉献就注定是一生的追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