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德阳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市艺术宫隆重开幕。
昨天大会应到委员375人,实到委员351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由陈华国主持。
市政协主席陈华国,副主席马俊东、陈晓慈、赵昌宗、龙旗云、谢能昌、邓朝福、张志强、王玉华,秘书长高隆峰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政协五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席就座。
参加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中共德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成云,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小方,市委副书记王通才,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张法祥,市委副书记刘守培、周孟林和市老领导李干、常光南、马荣胜、严如高、亓九才、石友成。
当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陈华国、陈晓慈、赵昌宗、王玉华。
会议首先通过了政协德阳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程。陈华国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德阳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陈华国致开幕词(全文另发)。他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人民深入学习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推进德阳发展新跨越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过去一年,我市政协在中共德阳市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政协工作全局,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德阳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认真履行职能,在继承与创新中,各项工作有了新发展,为促进我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步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市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德阳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方小方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他指出,200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迈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一步。
方小方从4个方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5.38亿元,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创近10年来的新高;二是“三个转变”成效明显。把推进“三个转变”作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德阳发展新跨越的重大战略举措,采取有力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提升;三是社会发展全面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四是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方小方在报告中还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发挥工业比较优势,实施重点发展战略,加快“重装基地”建设,使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二是坚持推进“三个转变”,从根本上找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着力点,有效地激活了生产要素,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三是坚持执政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坚持攻坚破难,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谈到今年的工作目标,方小方说,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三个转变”,着力抓好“重装基地”建设,打造三星堆国际旅游精品,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繁荣各项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11%。为此,我们要强化农业基础,狠抓农民增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经营城市力度,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经济调控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
陈晓慈在会上作五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他说,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奋力推进德阳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一年,也是五届市政协的开局之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市政协在中共德阳市委的领导和省政协的指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按照中共德阳市第五次党代会的部署,围绕“共建大德阳、推进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充分发挥政协优势,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努力探索新时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治协商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加快推进“三个转变”提供了决策参考;三是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使民主监督逐步深入,富有成效;四是突出团结民主主题,发挥政协整体功能,使统一战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五是加强宣传信息工作,扩大政协影响,使政协的作用不断强化;六是加强自身建设,工作质量、服务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政协的自身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七是积极主动,认真完成了党委交办的各项中心工作,帮助解决小康村和贫困村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等。
陈晓慈说,在新的一年里,市政协要在中共德阳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和中共德阳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分析新时期政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求实创新、扎实工作、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德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会听取了龙旗云所作的《政协德阳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五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于廷哲、吴忠金以书面形式分别向大会作了《关于德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关于德阳市200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许正钢、沈华伦以书面形式分别向大会作了《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德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参加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中共德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德阳军分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同志以及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刘哲、张金明、杨有金、郝跃南、张述芬、刘成鸣、陆惠芬、唐元超、谢贤琴、潘正勋、吴显坤、杨公植、文彦江、王远辉、陈行祝、宋玉华、李思清、杨咸武、许正钢、沈华伦和市四届政协老领导陈久新、田进朝、张绍炳、戴世宽、袁济生、杨克洪。
驻德阳市辖区内九届省政协委员;不是市政协委员的市政协副秘书长、各专门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副主任;市委、市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东汽、二重、东电及金融、保险等单位的负责人应邀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