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支点”支撑新跨越———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德阳·县域经济篇(上)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06/12/26






      “十一五”开局之年,德阳6县(市、区)不约而同地将力量聚集在项目的发展建设上。称2006为德阳县域经济的“项目年”并不为过,而透过此举,不难看出深思熟虑后的深谋远虑。在项目的带动和支撑下,德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实现了消耗型向节约型的转变。
   
     2006年7月30日,同时具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双重身份的四川恒大国际装饰建材城开业,项目总用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投资额4亿元人民币。建材城标志着旌阳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内除了工业企业,又增添了现代物流机构。“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改变了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开发区负责人认为建材城最大的意义在此。大物流、大市场的建设正是旌阳区实现第三产业新跨越的目标载体,与恒大相对应的还有八角井汽车城,大型蔬菜批发专业市场等一批高起点、大规模的市场物流体系建设。与此同时,旌阳区围绕机械、化工、天然气三大支柱产业,引导企业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好项目,将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建立在项目支撑上,围绕项目干,围绕项目转,盯着项目干,超前做好项目调研、开发、包装工作,从战略规划中策划项目,从产业链中寻找项目,从国家和省市政策中寻找项目,上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和有利于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
   
     项目建设是广汉“工业强县”战略的重中之重。广宇化工投入9000万元实施合成生产线改造项目,直接带来了企业成本大幅下降,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以及销售收入成倍增长的显著效益。川油宏华新研制的DBS系统数控变频电动机生产线建成投产后,效益凸现,人均产值及利税跃居同行业之首,企业跻身全国石油钻机三大制造企业之列,被业内专家称之为“宏华现象”。为加快项目建设,广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协调服务力度,职能部门对重点项目从计划、资金、进度、责任着手,全程跟踪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并向金融部门推荐好的技术改造项目,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市政府与开发银行签订银政合作协议,帮助企业拓宽筹资渠道。通过重点项目技术改造争取政策资金和国家贴息的支持,仅此一项,就为绿科、三星堆制药、广宇公司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争取使用资金200万元,帮助17户医药企业全部通过医药GMP认证。广汉今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增长19.4%,项目推进的效果立竿见影,企业经济效益迅速提升。
   
     11月初,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宣布推进中非合作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及帮助非洲防治疟疾,提供青蒿素药品。引起世人关注的青蒿素在非洲被不少人称为“神药”。几乎同时,什邡华立同人泰药业投资4000万元的青蒿素提取扩建项目建成投产,青蒿素提取能力由此前的6吨/年增加到20吨/年,什邡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青蒿素原料生产基地,而3000元—5000元/公斤的市场售价则预示着企业的产值将呈几何级增长,散布在周边的青蒿种植户们也受益匪浅,“仅什邡目前就有1万多亩青蒿,除了土地租金,在田里务工一天还能有20多元的收入,随着项目投产,这个规模还会增大,农民收入还会增加。”什邡市工业经济局负责人帮农民算了一笔账。工业反哺农业,一条近乎完美的产业链自然是个双赢的结果。2006年,什邡共规划实施各类建设项目156个,其中重点项目116个,华立同人泰药业青蒿素生产线、宏达集团10万吨粒状磷酸一铵生产线、蓥峰实业塑料包装袋生产线、蓝剑化工1万吨食品级磷酸盐生产线等11个项目已经竣工,项目拉动了什邡经济的上扬曲线。             (下转第二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