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努力当好特约通讯员积极做好老龄宣传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06/11/29






       2005年重阳节,我荣幸地参加了德阳市先进老协、老年团体、老年大学暨敬老家庭及2005年度优秀信息员表彰大会,聆听了领导重要讲话和经验交流,深受启发教育,心情非常激动,感到非常温暖和幸福!
   
    从1952年当土改通讯员至今,我坚持了53年笔耕,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德阳日报》等30多家报刊共用稿3700多篇,其中书稿39篇,共计80多万字,因而,于1988年经四川省新闻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评审确认具备主任记者任职资格。
   
    1984年我又被《中国老年报》、《四川老龄工作通讯》杂志聘为特约通讯员,二十年如一日忠实地当好老龄工作宣传员。在市老龄委具体领导下,经常向《中国老年报》、《中国老年》杂志、《老龄工作导刊》杂志、《晚霞报》、《晚霞》杂志、《四川老龄》杂志、《德阳老龄》杂志等有关报刊投稿。我写的“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谨以此文向邓小平同志百年华诞献礼”刊登在《散文潮》杂志后被《晚霞》杂志评为好征文稿,并被《四川日报》珍藏版转载。“英雄故乡的百年老人”、“德阳给敬老儿女颁奖”都被评为德阳市首届老龄工作好新闻奖,“德阳市老年科协为科教兴市作贡献”被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评为三等奖。据统计,20年来共用老龄方面的稿件近百篇,连续三年被评为市老龄委优秀信息员。其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提高对老龄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对老龄宣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国已进入老龄的初级阶段,老龄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加强老龄工作是全社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应把做好老龄工作提高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我们应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认识,以增强对老龄宣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我们要重视老龄化、关爱老年人。全面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做好老龄宣传,要认真宣传《老年法》和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和推动人们强化依法治老和敬老、助老的思想认识,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要积极宣传本地区本部门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经验,加强正面报导,发现和推广敬老、养老及维护老年权益典型,特别是要经常宣传“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典型人物和经验,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以增强人们的社会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
   
    第三,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做好老龄宣传,与有关部门配合,使老龄工作做到五个有:即报刊上有文字、电视上有形象、广播上有声音、出版社有书籍、互联网上有信息。我写的稿件不仅向各报刊、出版社、市党政网投稿,还向德阳市电视台“家在德阳”栏目推荐,助拍了“蜀蕙兰苑业主的兰花人生”和“德阳乐福长寿老年福利院”等六个老龄方面的典型。我还随市委、市政府慰问组到中江等地拍摄慰问百岁老人的照片,基本做到了“五个有”,起到了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效果。
   
    第四,要加大老龄宣传力度,努力创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舆论环境。保证老龄工作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访就要做到“三结合”,即采访有关领导、群众和本人。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我的采访方法是,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进行有广度、深度的采访,基本上得到了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才动笔,使稿件具有可持续性、可行性、可看性。
   
    第五,要与时俱进,再创敬老宣传新业绩。今后我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2005年工作计划,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老龄宣传,促使老龄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使用电子邮箱传稿(包括面交软盘)请用word文档,本报电子邮箱地址见报头下面。
   
    2、通过邮政寄稿请写明:618000德阳市绵远街一段12号德阳日报外宣通联部收。
   
    3、专门针对本栏投稿的请注明“编读互动”字样。

    贺去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