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提案办理工作更重实效
谭晓波委员:一年来,政协第六届德阳市委员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提高政治协商质量——创新全委会会议形式,提高整体协商效果;坚持履职为民,不断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办好委员提案,提高民主监督实效……特别是对提案办理工作管理方式高度重视,如去年市财办领导高度重视沈洪等19名委员提出的《关于改善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提案的办理工作,召集该案涉及的27个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要求各部门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专项办理,将办理情况编印成108页的汇编资料回复给委员,使委员对我市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一目了然。这些生动的事例让人感动,新闻单位应大力宣传。
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董玉玲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中总结到民主法制稳步推进,令人备受鼓舞。2007年,各级政府切实加强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特别是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达到100%,进一步调动了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徐昌述委员:“小政府、大社会”是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一种趋势,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赵晓平委员:德阳要打造100万人口大城市,中心城市建设是关键。目前德阳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相适应,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加快中心城市建设,通过打通交通枢纽、加强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添人性化设施等措施,增强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从而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李夏委员:随着德阳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城市经营管理,在现有城市功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挖掘道路使用功能,特别是多为行人行走考虑,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此外,要充分挖掘东湖山公园的服务功能,要立足德阳,面向成渝经济带,进一步扩大东湖山公园规模,将其打造成德阳的一个休闲观光品牌。
王方明委员:德阳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城市经营管理的连续性。近段时间,德阳市区街面上出现不少电瓶三轮车非法拉客现象,严重危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希望有关部门站在城市科学管理的角度,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整顿规范交通运营秩序,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谢天佑委员:过去的一年,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一方面,农民的政策性支出减少,农村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乱收费得到彻底清理,使农民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加。国家和地方对用于大小春农业的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和灾后生产发展以及生猪养殖等都给予了适当的资金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和失地农民低保的推行使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了好政策,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要引导在前
江晴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的节能降耗以及环保等方面的目标引人关注。要完成好2008年节能降耗、节能减排以及环保各项目标任务,政府职能部门一要采取更多具体可行的工作措施,二要在完成工作的实效上下工夫。节能降耗、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的责任主体是企业,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好监督和引导作用,要把工作重心从事后惩处监督转变为事前引导,引导企业从开始就树立节能降耗、节能减排以及环保意识。
给予农村“留守妇女”更多关爱
张淑蓉委员:现在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作为农村留守一族的“留守妇女”也应得到关注和关爱。由于丈夫常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农村妇女承担着照顾家中老小的任务,她们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比较脆弱,容易造成农村家庭的不稳定。建议成立农村心理辅导室,从生活上、心理上给予农村“留守妇女”更多的关爱。
为农民配置免费体育活动设施
刘某秀委员:现在很多城市社区都有供居民使用的体育活动设施,但这在农村还很少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光要修好路、建好房,还应该关注新农村里新农民的身体健康,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域配置免费的体育活动设施。要重视全民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不能是出了成绩再给奖励,关键是要做到长效投入。
企业要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彭毅委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和企业都是有利的。目前来看,劳资矛盾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劳动者进入企业时,这些企业就没有给他们买社保、医保。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一来,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低于国有企业。现在新法出来,不过是对此作了规范,为员工买福利本来就是企业应该负起的社会责任。
倾力打造德阳旅游软环境
黄明委员:去年,我市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一名德阳人备感骄傲。分析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我认为旅游软环境建设方面的不足,是导致现有资源未能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原因。目前,德阳商业中心地带经常交通堵塞,许多外地游客来了之后都感到交通不便。同时,商业繁华区的秩序显得较为混乱。要树立德阳的旅游形象,就要加大对旅游软环境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区内旅游交通网,倾力打造德阳旅游软环境。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杨泽露委员: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建议一是加大政府支持扶持力度,包括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二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业主进行资金扶持,依托乡(镇)、村、组做好农村承包地的集体连片工作;三是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农业部门要做好土地流转信息服务、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工作。
张清富委员: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增产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首先是政府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起到流转的主导作用。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国家政策,自愿、有偿、有序地流转,特别是放心流转,同时也让业主放心。第三,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创新流转方式,因地制宜实现流转。
推进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
张圣宇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里面的坚持“三个始终”更是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畜牧业是农业里面的弱势产业,也是基础产业,如生猪养殖等养殖业方面的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应该大力扶持,特别是推进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用管理工业的理念来管理畜牧业,利用德阳的优势,把德阳养殖业推向更大的市场。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王箭委员:去年我市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与我市实施科技强市战略是分不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到要加快自主创新,抓好宏华、宏达、剑南春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示范,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自主创新的重视。2008年,我市应运用各种有利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搭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开创我市自主创新的新篇章。
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
苏华委员:德阳始终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地位,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地位,通过几年的发展,德阳已经具备了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条件和优势。从职业教育基地到职业教育高地,不仅仅是名称上的转变,而应该是质的飞跃。希望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对职业教育示范区的统筹,合理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区域,顺应发展潮流,瞄准全国一流目标,把德阳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职业教育高地。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
赵鲁平委员:德阳的发展令人振奋。德阳在经济实力不断增长,财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继续加大对卫生资源缺乏的农村、社区等基层的投入,也要注意加强对医疗行业“高端”的投入,打造出行业精品,让德阳能够拥有西部一流的医疗机构,同时还要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完善引进配套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德阳发展。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甯洪委员:德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也显现出优势教育资源的短缺。作为规划为80-1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在规划和布局中,应该考虑到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能否对已经得到公众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拓展,让优质教育资源作用发挥更大化。
提升城市形象需要共同努力
周晋安委员: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让人备受鼓舞,令人振奋。近年来,德阳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并且在城市建设中,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硬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我们更需注重提高市民素质的软件问题。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形象,成为城市形象最核心、最具体的承载。市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宣传引导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