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四川省
德阳市
综合
文章详情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向百亿工业园区奋进
2020年09月24日
10
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07/10/19
发展目标:到2008年,开发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到2010年,实现GDP65亿元,占德阳市GDP900亿元的7%,五大产业年实现总收入245亿元,其中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500亿元的11%,实现利税收入17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工业企业30家以上,过5亿元的工业企业9家以上,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4家;过50亿元的工业企业2家。
近期成效:今年来,开发区承接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的势头,1-8月共引进了投资项目62个,总投资27.06亿元,到位资金为12.49亿元,同比增长81.2%,完成年初目标任务12.6亿元的99.1%。工业经济强势运行,经济增长成效显著:1-8月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2497万元,同比增长47%;实现增加值80799万元,同比增长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913万元,同比增长56%。
功能定位:作为我省5个优秀工业园区之一,主要定位于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创新发展区,是西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调整、技术转移的投资基地,也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配套承接地。
目前,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规划建设,形成了装备制造工业产业集群、服装及轻工业产业集群、新材料科技园及八角工业园四大园区。
装备制造工业产业集群是开发区的核心产业,也是最有优势的产业。以东方自控、立达机电、万达重机、利通印机、英杰电气等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企业,依托德阳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产业优势,瞄准国际、国内现代制造业的最新成果,自主创新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占领国际、国内市场,成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
以维达纸业、兴府园食品、俪宝时装、新福源服装、琪达制衣等为代表的一批轻工业企业,形成了服装及轻工业产业集群,因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跻身欧美国际市场,成为了开发区输出产品最多、市场占有率最高、出口创汇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产业集群。
针对德阳被列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开发区致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目前已引进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苯硫醚生产项目及澳洲卓能瓷砖胶粘接剂等生产项目。
成绵高速公路跨区而过的八角工业园地处市区南大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因此,该工业园以物流集散、汽车销售、维修为主导产业。海南马自达、广州本田、北京现代、一汽大众、富康汽车、吉利汽车等品牌汽车均在这里设有专卖店。
发展措施:首先,将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做好土地规划修编,保证工业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挖掘盘活现有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其次,将继续加大水、电、气、道路等基础公用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2008年完成庐山南路南延段、金沙江路、金沙江路大桥“两路一桥”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二重工业园,河东新城、八角工业园和新征土地上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全面完成规划区内路网框架及其配套建设。其三,抓住“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盯紧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中能与我市现代制造业、食品业、服装业等优势产业相匹配的企业,准确掌握其扩张意向、投资动态信息,主动出击,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上大有突破,实现招商引资由量向质的突破,形成产业特色突出、规模效益明显的产业集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