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湖山风光美如画姜诗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07/5/31






      东湖山公园位于德阳城东小山门东湖山内,是一个山奇水绝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城市公园。园内拥有800亩以上的森林,400亩左右的绿地。东湖山山势奇绝,群峰竞秀,由于山的形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古人按形象命名,呼之为凤翥,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直到1964年在山上修建东湖水库以后,才改称东湖山。山上香樟翳翳,翠柏森森,鸟声盈盈,红花艳艳,万树浓荫,十里花香,为德阳人民提供了广阔的绿色空间,是旅游休闲的绝佳去处,是德阳城市景观新形象的集中代表,被誉为德阳城郊的森林绿肺、精美的山水画廊。
     
     多年以来,德阳市民对东湖山公园情深意厚,他们热爱这里的山光水色,珍视山上的花草树木。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让东湖山重现青春魅力”的美好愿望,2006年初春,市政府以过人的胆识同魄力投入巨资综合整治东湖山公园。
     
     市规划和建设局重点办在打造东湖山公园时,坚持全新的园林建造理念,采用全新的园林绿化模式,坚持景观生态化、人文化、诗意化的高标准,不断提升东湖山公园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水准,要求每个景点做到个性突出,特色鲜明,景点与景点统一协调,和谐一致。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辛劳,终于把东湖山这片风光旖旎的人间佳境,建成了山水明净的绿色生态园。
     
     走进公园南大门,映入游人视野的第一个景观是富有诗意的丹井流霞,只见一股清泉从龙嘴里飞珠溅玉似的喷射而出,这清洌而又甘甜的泉水,有着消灾去病的神奇功效。那么这个景观为什么要叫丹井流霞呢?这同山顶玉泉观供奉的许真君密切相关。我们从德阳史志上获悉“丹井流霞”系德阳八景之一,丹井原在德阳东门外一油房内,据传是东晋是许真君取水炼丹的一口井。各位游客来到这里不妨张开想象的翅膀,畅想一下这异乎寻常的奇妙景象:一轮红日从东湖山上冉冉升起,丹井上方泛出万道霞光。丹井中经许逊点化,蕴含着种种祥瑞的清泉,将带给每个饮用者无限的福泽。
     
     紧靠着丹井流霞的景点是流泉飞瀑,亲水平台和廊桥听蝉。再往上行,就到了气象万千的天一广场。天一广场最突出的特点是大气,是大开大合,这里是游客的集散中心,园内观光车的始发站。游人来到这里稍事休息以后,便可按各自的兴趣,选择坐电瓶车上山或是靠双脚从开满鲜花的小径步行登山。
     
     从天一广场上行,很快来到令人赏心悦目的曲桥风荷。顾名思义,曲桥风荷是在一个荷塘上边架着一座造型别致,曲折多姿的木桥。那长方形的荷塘里盛开着朵朵荷花,一阵微风吹过,便传来一缕缕幽幽的荷香。这曲桥风荷创意很妙,它妙就妙在能引发你很自然地联想到朱自清先生所创作的《荷塘月色》那如诗如画的意境,能让你在这里驻足流连。
     
     看罢如诗如画的荷塘,再朝上走,就来到独具魅力的海棠报春。在这片海棠园里汇聚着铁脚海棠、木瓜海棠、西府海棠、垂枝海棠等各种珍稀品种。每当春风送暖,柳丝吐翠的时节,这里的海棠就笑脸迎人,宛若春姑娘的笑靥。
     
     看罢海棠报春,继续上行,便来到函谷广场。广场上方塑着老子骑青牛过函谷的大型雕塑。道教四大真君之一的许逊,就是在东湖山玉皇观修成正果、白日飞升的。在函谷广场的上方,刻着道家的传世经典《道德经》,这是一部闪烁着思想火花、辉耀着智慧光芒的奇书。从造型上看,这石刻经文非常美观,非常醒目,它高二米,长约八十米,酷似一个缓缓展开、等待阅读的竹简。
     
     看罢《道德经》,通过东湖边上一段花木掩映的木栈道,便来到古朴自然富有野趣的竹林夜雨。翠竹青青的绿色园林里遍植着斑竹、楠竹、紫竹、琴丝竹、湘妃竹、凤尾竹……别具风情的竹林夜雨为游客营造了如诗如画的美妙意境,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充分领略“风吹竹叶沙沙响,疑是夜半下雨来”的无穷妙趣。
     
     从这里继续前行,经过湖边上的长亭听涛,就来到热带风情沙滩。
     
     人们常说:“山无水不秀,凤翥山自从修建了东湖以后,山变得更青,景变得更美”。游客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蓝天远树、清清的湖水,银白的沙滩,阳光是那样灿烂,空气是那样清新,凤尾竹下一对对漫步的情侣,沙滩边上的长廊中坐着一伙伙欢笑的人群。在这里可以尽享阳光与山水之乐,开心惬意达到忘我的境界。
     
     离开热带风情沙滩,经过运动休闲中心,便来到玉皇观下面的老子八十一化身长廊。
     
     老子是道教的代表人物,也是老百姓心目中神通广大的活神仙。八十一化身雕像建在玉皇观西侧一个长四十多米的堡坎边上。整个长廊由八十四块石雕组合而成,着重表现老子千方百计传教布道的情景。
     
     沿八十一化身长廊,再往前行,便来到古戏台。古戏台位于玉皇观下方,它始建于东晋,清光绪十七年重建,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它伴随着玉皇观度过了漫长岁月,见证了玉皇观的历史变迁。它具有川派建筑飘逸轻巧的特色,虽然饱经岁月沧桑,可而今修葺一新,变得堂皇而又壮观。
     
     从古戏台正对面上行,就来到了一代天师发源圣地,闻名遐迩的玉皇观。玉皇观位于东湖山叠翠峰顶,是道教在四川境内最重要的圣地之一。始建于东汉,兴盛于东晋,至今近两千年。是一代天师许真君(真君原名许逊,系道教净明派开山祖师)的发源圣地。这里殿阁恢宏,香火旺盛,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前人赞美这里说:“天府之脉神仙境,甘露常洒润古今;一代天师发源地,千古流芳许真君。”
     
     下玉皇观,再往北进,就来到眺庞楼。当年修建眺庞楼是凭吊古人,是为了表达对三国历史人物庞统的怀念同景仰。眺庞楼很高,视野开阔,登上眺庞楼纵目四望,四面风光尽收眼底。北眺白马雄关,庞统英名千古壮;南瞰三星宝堆,奇珍异宝放光芒;西望孝泉古镇,一门三孝感天地;东观铜山古城,苏氏翰墨永留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