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编织“绿色”大交通网 ——节能减排之交通清洁化篇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18/4/20






●动车公交化开启低碳生活

●新能源公交引领绿色风尚

●共享单车构建城市慢行体系

●共振碎石技术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2015-2017年,我市围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在交通清洁化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方略,着力实施“发展绿色交通出行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运输装备、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培育新型交通能源产业”四大工程,共计实施典型示范项目35个,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逐步实现绿色交通由被动适应向先行引领、由试点带动向全面推广、由政府推动向全民共治的转变。

三年示范期,行业能耗总量由2014年的34.84万吨标煤,下降至2017年的29.79万吨标煤,降幅达14.5%,逐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  

动车公交化开启低碳生活

“西安到德阳的动车开通后,3个多小时便可以到站,太方便了。“今年的清明小长假,从西安回德阳探亲的刘小红直呼现在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

“现在到成都太方便了,坐动车半个小时就到了,感觉就像坐公交车。”在成都读完大学回到德阳上班的90后刘语桐,每到周末便去成都约会老同学。目前,成都东至德阳站发车间隔约30分钟一趟,最短间隔仅有6分钟,德阳到成都一站不停最快27分钟可达。

2016年,成德两市与成都铁路局正式签订《成都至德阳动车公交化运营合作协议》,实现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营,在现有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营基础上,利用西成客专开通契机,争取到往返于德阳与西安两地的动车7对,实现成都至德阳间每日动车开行数量达到35对,高峰时段列车开行间隔缩短至每20分钟一趟,进一步扩大公共交通吸引力和覆盖范围。

据悉,随着人员出行和货物交流需求上升,加之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全市旅客及货物运输周转量都出现了较快增长。从客运上的统计,2017年全市客运总量为5831万人,完成旅客周转量25.2亿人公里。从货运上的统计,2017年全市货运总量为9696万吨,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56亿吨公里。

通过不断创新交通清洁化管理模式与政策体系,普及交通节能减排理念,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不断呈下降趋势。在公路交通运输方面,2017年全市道路货运能耗总量为27.79万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58.47万吨(2015年为60.52万吨,同比下降3%);道路客运能耗总量为2.98万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4.83万吨(2015年为5.79万吨,同比下降17%)。

新能源公交引领绿色风尚

今年1月24日,德阳首批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目前运营的537辆公交车中,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228辆,占比近一半。按每辆公交车年营运5万里程数推算,预计2020年达到100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后,每年可节约运营资金267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万吨。

为方便市民出行,除现金支付外,德阳公交目前已实现公交IC卡、银联电子现金卡、交通一卡通卡等刷卡支付,和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对于投放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已全部实现支付宝二维码扫码支付。

在加快推进新能源公交车的同时,针对目前德阳城市公交现状,我市从改革经营体制和优化运行路线入手,稳步推进了城市公交体制改革,完成了《德阳市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研究(2016-2020)》,对德阳市区未来五年的线网布局及实施序列,场站布局、车辆发展以及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设计,以破解公交发展困境和矛盾,进一步优化市区公交线网,提升公交服务功能,推动城市公共交通良性发展。

根据《研究》方案,到2020年,初步构建与德阳城市和交通特征相适应的干支结合、换乘便捷、服务精细的公共交通系统,逐步与P+R、私人非机动车、步行等私人交通共同构成绿色出行体系,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力争达到60%(建成区)以上,城市建成区(规划二环路以内)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85%以上。2020年构建56条公交线路,其中干线15条,支线23条,郊区线13条,城际线5条。规划新增673辆公交车,合计运营公交1019车辆,按现有车型结构,达1284标台。规划新建两大停保场,两大枢纽站和四个首末站,改善公交运营基础条件。

共享单车构建城市慢行体系

4月17日,家住市区龙泉山路的市民程兴志由于母亲在市医院住院,当天往医院跑了好几趟。“我到医院都是骑共享单车,在城里开车太麻烦又不好停车,骑单车又方便又省事。”

2017年3月9日,我市启用了摩拜共享单车。同年7月13日,ofo小黄车入驻德阳,成为继摩拜之后,德阳引进的第二家共享单车。由于这种交通工具不仅智能、便捷,还低碳环保,满足市民短途交通需求,单车投放市场以后受到群众热烈追捧,大街小巷遍布骑单车的人群,而这样一种绿色出行的模式已经深入德阳人的内心。

据摩拜单车数据统计,目前德阳每天约有4万余人骑行摩拜单车,每天的骑行总次数高达10万余次。据悉,我市成为中国西南第一个先进行停车点位市政规划再投车运营的城市,和中国西南第一个明确共享单车行业准入标准的城市,力争成为共享单车文明规范中国三线城市示范点。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称,在打造城市慢行系统过程中,引进“摩拜单车”、“ofo”等公共自行车项目,构建“骑游道+公共自行车”绿色走廊,提升整体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进一步优化调整全市交通出行方式,形成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城乡统筹发展、内外有机衔接、设施功能完整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

共振碎石技术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在德茂公路旌阳段(秋月至孝泉段)改造工程中,该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改造刚刚完工。这是我市在节能减排交通清洁化方面的又一个亮点项目。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以前修路都是先把旧的混凝土挖开,用车运走,然后进行路面清理,重新铺设材料,最后实施沥青铺设。”住在附近的市民罗先生对“共振碎石技术”表现出惊讶。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罗先生了解的是传统施工方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机械设备多、施工人员多、耗时多、耗材多、扬尘多等问题。而共振碎石化技术,将“翻挖、搬运、清理、铺设路基”等多道工序简化为一道工序,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等特点,可以单道施工不阻断交通,不仅一举解决了碎块垃圾的处理,具有减轻白色污染等优点,减少了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满足节能减排要求,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改造的理想方法。

这位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德茂公路旌阳段(秋月至孝泉段)改造工程项目为例,项目采用共振碎石技术,每平方米节约工程造价91.45元,全线节约投资2329万元,每公里减少碎块垃圾13818吨,全线减少碎块垃圾151998吨。

>>>重点项目点击

铝-空气电池,也称为金属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通过消耗铝合金负极和空气中的氧气对外输出电能,具有比能量大、质量轻、运行成本低、安全可靠、绿色环保、长时间运行等特点。本项目研发技术世界领先,填补了国内在金属燃料电池研发领域内的空白,拥有11项发明专利、2项PCT专利、2项香港标准专利注册申请已受理、1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研发单位东深科技受中国、美国、欧盟在内的国家和地区专利保护,并参与制定美国UL认证。(记者 陈晓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