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大力助推农民增收纪实
在今年1月22日召开的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对全省35个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什邡成为德阳地区唯一获此殊荣县(市)。
成绩来之不易。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什邡前三季度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5元,增长9.6%。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00元,同比增长10%。
这张“成绩单”,是什邡市委、市政府带领该市上下克服国民经济增速放缓、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部分农产品价格疲软等不利影响,拼搏苦干的成果,为什邡拓宽“三农”工作的发展道路,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 围绕富农做文章
2016年,什邡结合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围绕农业做文章,努力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农民增收新型支撑产业遍地开花。
去年2月14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就业创业”大型招聘会在什邡市人力资源市场拉开帷幕。什邡及周边200余家企业提供7000多个岗位招贤纳士,万余名求职者前往现场,3862人次现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像这样的大型招聘会,该市去年共举办了15场,提供岗位信息2.4万余个,达成意向性协议6432人,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223人,创办企业总数11个,农村劳动力转移15万人,其中省外1.5万人;创业培训420人,品牌培训18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360人。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稳定家庭经营性收入,2016年,什邡市种植业收入为24.17亿元,同比增长1.9亿元。加之,永辉、客麦隆等零售企业入驻什邡,“川货全国行”北京站青岛站、“2016年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第四届农博会等活动,拓展了该市农产品销售渠道。2016年1—10月,什邡市实现社消零66.02亿元,同比增长13.2%。
与此同时,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去年先后举办了“马井元宵会”,“花样年华”郁金香文化旅游节、樱花乡村旅游文化活动节、五彩油菜文化旅游节、“漂流季”暨红白万人“豆腐宴”、“葵花宝典”之旅乡村旅游活动、“乐活一夏”荷塘月色之旅、“祈福蓥华山避暑养生地—2016蓥华会暨相约什邡沐绿蓥华之旅”等活动。2016年,什邡市旅游收入达14.75亿元,同比增长30%。
据统计,去年什邡市财政投入“三农”资金17650.83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936.32万元;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576.21万元;农机具补贴182.66万元;发放农村养老金6104万元,同比增加24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和住院补贴8506.87万元,同比增加1381.64万元;退耕还林和天保资金发放1215.4万元,同比增加77.73万元;奖励扶助发放3101.18万元,同比增加300万元;特别扶助发放789.6万元,同比增加80.39万元。
大力扶持擎起农业产业“龙头”
2015年,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的什邡六合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扩股后,近200户马祖村村民主动加入该合作社,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2016年,什邡市财政拨付100多万元用于六合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厂房建设,扩大了生产规模,皇菊产业总产值达到6000余万元,马祖接待游客15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400余户,新发展有旅游接待能力专合社3家,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服务个体90余户。有了产品,有了市场,标准厂房也投入了使用,马祖皇菊已经远销台湾和泰国。
按照什邡市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2016年,该市对1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114.1万元,近年来累计已发放600余万元奖励。以扶持政策为引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什邡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49家,其中省级5家、德阳市级35家;农民专合社181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7个、德阳市级16个;家庭农场54家,其中省级2家、德阳市级4家;带动农户数10万余户。
龙头企业是加速农业产业发展的引擎。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什邡眼光向远,不断拓展新的增收模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以龙头带基地、联农户,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构筑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格局。围绕优质粮油、蔬菜、中药材、雪茄烟和猕猴桃等优势农产品,不断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以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什邡市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今年投入1.4亿元,新建盐渍车间、生产车间,泡菜文化展示中心、研发质检中心等,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自建蔬菜基地1760亩,发展订单农户1000余户,种植面积3000余亩,全年共收购各类蔬菜近4万吨,带动农户3000户,增收500万元以上。
创新模式 激发产业“活力”
今年1月11日,什邡山区迎来了新年第一场雪,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沿山农家乐的生意也变得异常火爆。
什邡市蓥华镇石门村3组村民杨世凤在自家开的乡村酒店忙得不可开交。借着幸福美丽新村“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东风,石门村新开发的景区“神瀑沟”试营业以来,专程前来避暑的成都、德阳以及周边的游客络绎不绝。“到了冬天,神瀑沟的雪景简直是一绝,银装素裹,美不胜收。”杨世凤高兴地说,“我们这儿地处高山,以前就是靠种地养殖,思想保守得很。现在搞旅游开发,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致富了。”
坚持“新村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开发农民新村和农村产业更多功能,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切实助农增收。什邡市蓥华镇以“沐绿蓥华之旅”为契机,共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农家乐、山庄和旅馆等餐饮住宿业收入约2亿元,旅游带动的茶叶、土特产山货、山腊肉、食品生鲜等山野产品销售收入超过7200万元;冰川镇依托八角水库的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养生旅游,先后建成了冰川民宿休闲旅游点、房车露营基地、康养别墅度假点、水木里乡野酒店、高山2号露营基地等一大批旅游景观、景点,并积极发展八角山歌等民宿、文化资源,由此带动了大批群众创业致富,推动了山区以休闲、康养为主的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
此外,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推动下,什邡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6.2万亩,“合作社+社员+市场”的新型“农业观光”模式,催生出康之绿高端葡萄休闲体验园、四季东城农庄优质水果采摘体验园、马祖六合家园等一大批拓展农业功能,增强经营效益的农业企业。
“‘三农’工作是我市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农民增收工作则是重中之重。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什邡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什邡市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进农民福祉,进一步抢抓机遇、务实苦干,不断挖掘和发现农民增收工作亮点,改革创新,群策群力,努力探索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让老百姓过上越来越幸福的好日子。(记者 曾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