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整洁·优美·和谐——广汉市改造老旧佛山小区环境写实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11/4/23






    “你看嘛,现在小区里面全是水泥路和油路,种上了树啊花的,小区还围起了围墙,配了好多个保安哦。这个小区不仅环境美了,还安全了!党委和政府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日前,家住广汉市雒城镇佛山小区、已70多岁的曾大爷看见记者一行便高兴地说道。
    佛山小区能够旧貌换新颜、从昔日的菜园变成花园,这是广汉市和雒城镇党委、政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形式为手段,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成功之举。

    倾情民声,多方支持给力
    佛山小区属雒城镇佛山路社区的老旧居民小区,有居民楼21幢、住户880户、2200余人。因小区缺乏规范管理,乱搭乱建现象突出,绿化、道路、排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年久失修,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居民反映强烈。
    为给小区居民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广汉市委书记杨波、市长毛君甫等多次深入到佛山小区走访调查,广泛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广汉市委、市政府也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佛山小区环境改造专题会议,将佛山小区改造列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安排部署,并落实了专项改造资金。雒城镇党委、政府更是将佛山小区环境改造工作与“听民声、记民情、解民忧、办民事”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实现和维护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该市城管局、建设局、园林局也全力支持配合,为佛山小区环境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落实责任,组织保障有力
    按照佛山小区环境改造专题会议精神,雒城镇党委、政府把佛山小区环境改造作为一项中心工作,专门从镇机关、社区干部中抽调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佛山小区环境改造工作小组,切实加强对佛山小区环境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工作指导。
    佛山路社区也落实专人负责佛山小区环境改造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在全镇形成了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佛山小区环境改造这项“惠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力的组织保障。

    宣传引导,上下联动合力
    佛山小区环境改造宣传工作于2010年4月启动,为提高群众对小区环境改造的知晓率,雒城镇党委、政府统一制作了多块佛山小区环境改造展板,设置了小区环境改造宣传专栏和宣传横幅,从而让居民对小区环境改造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同时,集中组织各楼幢小组长、党小组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召开小区环境改造坝坝会,广泛宣传佛山小区环境改造事宜。
    专门组建了以党员为主的宣传小分队,加大对小区环境改造的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将宣传引导与走访调查有机结合:工作小组一方面深入小区各居民楼栋,全面排查小区道路、地下管网、环境绿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准确统计需改造和新增基础设施情况;一方面制定了统一的调查表,按照“户户入门”的原则,对880户小区居民集中开展入户统计调查,广泛征询、收集居民对小区环境改造的意见和建议,使小区环境改造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努力营造小区居民关心、支持、参与环境改造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小区环境改造工作合力。
    佛山小区环境改造集中宣传历时6个多月,工作人员入户宣传率达100%,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居民咨询500余人次,收集居民意见50余条。佛山小区环境改造的建筑施工单位于2010年10月顺利进场施工。

    以人为本,治理措施得力
    雒城镇党委书记李天祥介绍说,小区改造前,居民挤占公用地和小区绿地,乱搭乱建特别突出,部分违章搭建户不愿拆除,对小区环境改造极不配合。工作人员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数次与不配合的搭建户约谈、走访,耐心地宣讲政策、疏导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解决拆违住户的实际困难。
    残疾人杨某的妻子无业,儿子在上大学,家人占用公共绿地设立小卖部以此为生。2010年杨某不幸去世,杨妻对拆除搭建房十分抵触。针对杨某的实际情况,工作小组一方面做好宣传引导和情绪疏导,另一方面多方协调,让其妻享受了国家灵活性就业优惠政策。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最终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小区改造中,共为10余户违章搭建户解决实际困难,拆除违章搭建20余处,小区乱搭乱建这一突出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他们以居民满意为目标,广泛收集民情、集中民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群众在环境改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把佛山小区环境改造工作实施的全过程提升为听政于民、问计于民、全民参与的“民心工程”。小区9号楼与D1幢楼居民反映,两楼幢间下水管道因设计不合理导致长期堵塞,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出行。接到群众反映后,工作小组聘请了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重新调整改造方案,对该处地下管道进行了合理布网和排管。同时将楼幢前的花台进行了人性化改造,方便了居民出行,新增改造费用1万多元。居民反映小区2号门口的花台影响车辆出行,工作小组在实地调查后,采纳了居民建议,将花台改为道牙,增宽了路面,方便了出行。在小区环境改造中,共采纳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新增费用70余万元。
    在该市建设局、城管局、市政公司、市园林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原则开展了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市、镇共投入资金150余万元,硬化沥青碎石路面4900㎡,硬化水泥路面2150㎡,修剪树木200余株,新增木芙蓉、桂花等植物1000余株,绿化改造2800余㎡,新建围墙200米,新增大门4处,清理化粪池垃圾63车,新建车位70余处,新建自行车车棚350㎡,新增车位100余个。

    科学管理,共享和谐聚力
    改造后的佛山小区由一个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吐乱扔的“三乱”小区变成了清洁化、优美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四化”小区,小区内水泥路面平整宽阔,车辆停放有序,垃圾定点投放,基础设施完善,邻里关系和睦,环境整洁优美,到处呈现出一片和谐繁荣的新景象。
    同时,按照居民自治原则,镇、社区组织召开了数次居民代表会议,指导小区居民选举产生了业主委员会,并协助业委会制定了调查问卷,就小区物业管理方式、物业管理收费标准进行逐户调查,从而使“家好”物业顺利入驻佛山小区。目前,“家好”物业在小区内配备了岗位人员,建立了小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佛山小区从开放式小区走上了封闭式的规范化管理轨道。
    镇党委、政府还结合实际,建立了镇领导班子联系佛山社区、机关干部包佛山社区、社区干部包佛山小区、居民小组长包楼幢、清管员包路段的“五级联动”机制,健全了宣传经常化、管理常态化、治理标准化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推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和谐社区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