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景美 人美 心更美——黄鹿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市政府 2009/12/10






 

    走进中江县黄鹿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明亮的街道、畅通无阻的道路、停放有序的车辆,每隔十米就有身穿“七进服务队”工作服的人在打扫卫生,不到5米有一个简易垃圾桶,居民门前基本没有垃圾;看见有一点垃圾,不等环卫工人来,居民马上自己动手打扫干净了。

  干部走上街头做示范

  从今年3月正式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黄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来抓,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提升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完善城镇功能的管理工程、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立街面卫生清理、车辆停放管理、店铺管理、广告管理、督察督导等8个工作组,整合力量,把责任落实到人头。

  镇上一共只有10个专职环卫工人,这是远远不够的,镇上成立了以镇机关干部为主体组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服务队”,从镇党委书记到一般工作人员,每天身着统一工作服,从早上8点开始,对罗桂路过境段和场镇主要街道进行清扫,并指定镇干部分片包干对街道的保洁工作进行督导。村上也成立了“七进服务小分队”,由村干部和老党员组成,主要针对本村的村庄、院落、道路进行清扫。现在,“七进服务队”在镇上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要是服务队的队员来了,不用他们开口,居民自动就拿起扫帚,打扫起来。

  建立长效机制

  工作做了,环境美了,如何保持?黄鹿镇党委、政府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镇上经过讨论,建立了由镇老领导和退休干部组成的督导组,对环卫所和8个工作组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反馈有关情况,形成监督制约机制,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发挥老干部特有的优势,教育违反社会公德的居民。

  建立车辆停放监管机制。原来镇三岔路口,是过往车辆必经路和场镇入口,随时停满了过往车辆和营运车辆,这些车辆的乱停乱放经常造成三岔路口堵塞。针对这一现象,镇上和派出所协商后,在人流量少的地方拨划了3个临时停车点,并由镇派出所专门不定时到场镇街道对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进行监督,并对占道、阻碍交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在治理垃圾乱扔方面,除了“七进服务队”外,镇上还专门增加了500多个垃圾桶,场镇上每隔5米就有一个,让居民自觉把垃圾扔进桶里,改掉随手扔垃圾的不好习惯;村上及公路沿线增加24个垃圾池,现共有垃圾池36个,让村民养成垃圾入池的好习惯。

  同时,在治理广告乱贴、摊位乱摆、工地乱象等方面也建立了长效机制。

  让宣传深入人心

  镇上采取召开动员会和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设咨询台、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重要意义、具体举措、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转变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

  此外,镇上还设置了举报电话,并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发放了倡议书,向全镇广大群众发出倡议,号召大家都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员、宣传员、监督员,并收到显著效果。现在,黄鹿的群众都行动起来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创建和呵护美丽的家园。

  现在的黄鹿,人人都关心城乡环境,全民参与综合治理,黄鹿越变越美了。

  采访手记

  黄鹿镇党委、政府根据乡镇实际情况,从老百姓的角度想办法解决问题,以身作则,上街扫地,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效用,让当地的老百姓看到了干部的行动,不走花架子,不走过场,自身也就不好意思乱扔乱放了,长久如此,也就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领导做示范,百姓齐参与,最后达到人人享受幸福生活的目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