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刘春香,祖籍山东威海。1904年,其爷爷奶奶带着刘春香父亲及兄妹共6人到吉林省柳河县定居,大家一直生活在一起。其国高毕业的母亲重亲情、讲礼仪,总是严格要求孩子们尊祖敬宗、孝敬父母、爱护幼小、团结兄妹;妯娌比贤,相敬如宾,孝敬公婆,共担责任;始终如一,发自内心,赡养老人,永为己任……特别是刘春香大伯家的儿子因工伤去世后,其母亲又承担起了照顾侄孙们生活和教育的重担。在母亲的影响下,家人们虽然生活清苦,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知书识礼的母亲不仅用她的言行让父亲的兄弟之间和睦,也给儿女子孙后代的言行举止做了典范。2016年,刘春香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我的家庭是一个既平凡又简单的三口之家。多年来,这个家以爱为核心,以事业为追求,这个看似平凡而简单的家庭因和睦持家、爱心传承赢得了身边人们的赞誉和尊重。”说起自己的家庭,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团长刘春香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对父母——让老人快乐最重要
“我的母亲时常教育我要孝敬父母。当儿媳的我总觉得要将心比心,两人的父母都是父母,对谁好,都是应该的。”刘春香说。
丈夫代国杰是长子,刘春香嫁到代家后,严格遵守刘氏家规孝敬父母的规定。只要公公婆婆有什么需要,能满足的尽量满足,时间久了,刘春香的婆婆逢人便高兴地说“这个是儿媳妇买的,那个是儿媳妇送的”,看到婆婆满脸的骄傲,刘春香心里还觉得不好意思。“孝敬老人是本分,也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谁都会老,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刘春香说,给老人们买东西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就会高兴好一阵子。而丈夫代国杰也是如此,平时经常买水果、岳父母爱吃的东西看望他们,逢年过节,又是买营养品,又是拿钱。对此,刘春香和丈夫一致表示,在老人有生之年,让他们过得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对待老人和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他们两口子从不吝啬,但是对自己从来不讲究吃穿那些的。”熟悉刘春香的人都这么说。
对女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教育孩子上,父母的榜样带动效应是十分重要的。”刘春香说。
说起自己的女儿,刘春香满脸的骄傲。女儿代清瑶从小学习舞蹈,并顺利考入四川省舞蹈学院,毕业后参军到西藏部队,并在执行部队任务中荣立个人二等功。代清瑶每次从部队休假回家都会帮刘春香给留守儿童、文化院坝的妇女进行舞蹈培训。有一次,休假正赶上爷爷摔坏了腿做手术,军装都没来得及换,15天的休假时间一直在医院护理爷爷,假期结束后,代清瑶直接回了部队,爷爷心疼好孙女没有休息好,而医生却感动地夸奖“真是孝顺的好孩子”。
谈及孩子,刘春香和丈夫一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要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刘春香说,对孩子既要严要求,又要交朋友,要学会倾听,关注他的感受,锻炼他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做人坦诚,做事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对留守儿童——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
2013年5月,在中江县委、县政府及
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刘春香组建了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并担任团长。
从此,刘春香便带领老师一直给留守儿童义务上舞蹈课。久而久之,在舞蹈的熏陶和老师的关心下,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曾经脾气暴躁的留守儿童小琪(化名)就变得开朗起来。
“用舞蹈让孩子们变得自信和快乐,这就是我最大的自豪,也是我的初衷。”刘春香说,三年多来,1000多名留守儿童走进这个艺术团,他们大多都亲切地叫她一声“妈妈”。
从艺术团成立伊始,刘春香就致力于让孩子们感受什么是真正的舞台,从演出服装,到化妆、场地布置、灯光、音响,刘春香全部都要最好的,并且亲力亲为操办。而丈夫代国杰就是她最好的帮手和有力的支撑,每当遇到工作上的困难事、烦心事,丈夫代国杰总是用他宽广的胸怀开导、宽慰着刘春香,让她在事业路上更有信心前行。在生活中,两人相互照顾、尊重、信任、支持,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记者手记
采访刘春香已经有很多次了,为了支撑艺术团的运行,刘春香几乎倾尽了全部心血和财力,不图名也不为利,到底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她坚持走下去?通过好家规的采访,让我找到了这份坚守的源泉所在:良好的家风家规会让一个人心中有爱,而爱能让人充满力量去面对一切困难。(记者 杜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