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水环绕“水木田园之城”——广汉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打造水生态环境体系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日报 2017/12/4






前段时间连续降雨,虽然雨量不大,但是广汉市兴隆镇党委书记彭献磊还是特别加强了对镇域内白鱼河和坪桥河流量的关注,因为,他还是兴隆镇的第一总河长。“汛期结束了,河道的清淤疏通和两岸的景观打造工作要抓紧时间完成。”彭献磊一边巡视河道,一边说。

就在前一阵,白鱼河场镇段刚刚完成了3公里河道里的清除淤泥工作,清理出的淤泥多达上千吨,整条河道顿时变得宽敞起来。彭献磊介绍:“这项工程是从3月开始的,挖出来的淤泥,因为含有多种元素,土质非常肥沃,我们要充分利用,用来打造河道两岸的景观带,栽种树木和花草,并以此带动和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一举多得。”

兴隆镇境内的白鱼河大约长7.5公里,坪桥河长6公里左右,加上延展开的干渠、支渠等渠系,基本覆盖了整个镇,担负着农业灌溉和排洪泄洪等功能。可是前些年,由于居民倾倒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以及河内滋生水葫芦等有害植物,河道被严重堵塞,水质受到污染,原本是兴隆镇“母亲河”的白鱼河和坪桥河,成了让居民们颇有怨言的脏乱差的黑臭水体。

从今年初开始,为了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维护河道健康环境和水质安全,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兴隆镇按照广汉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兴隆镇紧紧围绕‘天府菜园、生态兴隆’建设为工作切入点,全面建立镇、村两级河长制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彭献磊表示,兴隆镇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置了总河长和主要河渠河长,以及村级河长和巡护员,明确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夯实河渠的属地管护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如今,以白鱼河为主的环境改造工程正在兴隆镇加紧推进,沿河两岸正在修筑坚固的河堤,河堤上则是全新的健康步道,河道也将拓宽到23米以上,沿途还将设立路灯,修建各式小景点,供居民们休闲娱乐。“该工程投入2000万元,完工后白鱼河将成为兴隆镇的一道靓丽景观,也将对农业灌溉和汛期排洪起到积极作用。”彭献磊说,对坪桥河的治理,则重在发挥其灌溉和排洪作用。兴隆镇在旱季时缺水情况比较严重,而坪桥河担负着东蝉寺村、双沙村、樊池村这3个村、大约5000多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整治后将极大地缓解农田用水紧张的现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兴隆镇的变化有目共睹。场镇居民周乐蓉高兴地说,“白鱼河变得越来越美了,两岸都是花草树木,还有供大家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的地方,党委、政府真是为我们做了大好事。”

地处樊池村的广汉市垦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黄达安则认为,坪桥河的治理为合作社加快发展蔬菜产业提供了水源保障,“我们合作社种植蔬菜,需要大量水源,并且对水质也有要求。过去水流量小、水质差,不能满足蔬菜种植需求,现在坪桥河整治后,切实为我们解决了老大难问题。”

在广汉,自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已经建立起市、镇、村河长体系,全面排查河道排水口、沿河企业及作坊、居民排水等情况,切实掌握污染源总量构成及分布,实施“一河一策”,提出了“以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大整治任务,紧紧围绕‘四美广汉’建设,以‘同护汉州水,共享广汉美’为主题”的河长制工作思路。

“在广汉市的河道边,都有一块蓝白相间的广汉市河长公示牌,系仿三星堆特色设计制作而成,上面清楚标明了河道名称、河流信息、河长姓名、监督电话、管护目标等。市民通过手机扫描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到相关信息,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现在,广汉共在全市18个乡镇的10条主要河流城镇段设立了河长公示牌。根据河长制工作安排,广汉34名市、镇两级河长已全部上任,200余名村级河长也已经全部确定并陆续上任。届时,广汉境内大小河道、支渠、沟渠等都有了责任人。”广汉市水务局河道管理中心主任游光亮说,随着首批河长公示牌亮相,以及各级河长陆续上任,广汉市的市、镇、村河长体系进一步完善。

据悉,根据《广汉市河长制工作方案》,到2017年底,该市江河实现河长制管理工作全覆盖,各项配套制度基本健全,中心城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该市江河基本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堆放、河边无污水排放的“四无”目标。到2025年,“水木田园、四美广汉”的水生态体系基本建成,河畅、水清、坡净、岸绿、景美基本实现。(记者 唐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