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10月5日下午,旌阳区孝泉镇阳安大道,古色古香的明清风格建筑很是养眼。“童氏麻饼”的店招下,几位中年人坐在长凳上谈笑风生。店内,当天最后一批纯手工麻饼即将烤制完成。这时,几位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匆匆赶到。
“今天的麻饼已经卖完了,要想买只有等明天了。”
“现在做的我们都买了,我们都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还没等外地人开口,坐在店门口的中年人就抢了话茬。“到这里肯定是来买麻饼的,口感酥软,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孝敬老人。”家住德阳市区的王先生,每次到近20公里外的孝泉镇都会买一些麻饼回家送给父母,在他看来,这小小的麻饼已超出食品的概念,里面浸透着当地特有的德孝文化内涵……
孝泉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故里,德孝文化源远流长,因“一门三孝”、“孝感天下,清泉满地”而得名。
“姜诗的妻子庞三春为让婆婆能用上临江河里的水洗眼睛,每天往返七里远的临江河中挑水。一家人本来过得十分和睦,却因他人挑拨离间,致使姜母听信谣言,逼儿子休了庞三春。后来,庞三春住在白衣庵仍然尽着媳妇的孝道,每天打柴换钱给婆婆买米买肉。庞三春的儿子安安也很孝顺,每天省下一把自己带到学堂蒸饭的米,积攒起来送到白衣庵……”
曾兴贵,土生土长的孝泉人,像大多数孝泉人一样,摆起“一门三孝”的故事,他如数家珍。
“我们这里的‘涌泉跃鲤’故事登上了‘国家名片’,9月30日《中华孝道(一)》特种邮票全国首发式就是在我们这里举行的。国庆期间的孝文化旅游周才叫热闹哦。”这是这段时间孝泉古镇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居民们的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邮票虽小,方寸之间却凝聚着传播“德孝文化”的非凡意义,这是旌阳区首次拥有“国家名片”,也是该区近年来不断挖掘“德孝文化”内涵,创新举措扩大其影响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三孝园、姜孝祠、姜公殿、武圣宫……行走在孝泉镇的每一处景点,人们都不难探寻到“德”与“孝”的历史渊源。“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等一系列横越时空的故事如清泉流芳,深深激荡着人们的心田。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与弘扬,“德孝文化”已成为这座被历史与文化浸润的川西古镇的灵魂。
大孝风范,造福百代。孝泉从古至今多出孝子孝媳。1980年,廖成菊嫁到袁家,照顾瘫痪的伯父落在她肩上。“那时我一个新过门的侄儿媳妇却要照顾伯父的生活,特别是他大小便都无法自理,让人十分难为情。”有人劝廖成菊离开丈夫,免得受这份罪,但她哪能离开自己的丈夫?“到底还是坚持下来了。”
在孝泉,类似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俯拾皆是。优秀传统不断得到延续传承,得益于旌阳区不懈创新弘扬德孝文化。
在德阳本地的文化人士看来,“德孝文化的资源以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存在,几乎全部集中在孝泉。”兴起于民间的感天大孝祭,“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等故事及与故事相关的大量地名,是德孝文化的非物质形态存在。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姜公坟、姜孝祠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护舍利宝塔等人文遗存正是德孝文化的物质形态,加上明清时期兴建的清真寺、半边街、武圣宫等成片古建筑、古民居,让当地的德孝文化显得尤其丰厚。
早在1996年10月,旌阳区及孝泉镇党委、政府依托当地延续一千多年的祭孝民俗和人文遗存,投资3700万元修建“中国德孝城”,孝泉镇上共有32条街道皆以“德”“孝”命名。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孝泉在全省率先开展“孝子孝媳孝星”、“好公公好婆婆”等评选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同时,孝泉镇先后出版了七八本以孝文化为主题的书籍,《孝泉与孝文化》被作为孝泉民族小学的教材使用,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孝敬、懂得孝敬,养成孝老敬亲的美德。
一系列创新之举将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生动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强劲合力。
文旅融合,孝传天下,对“德孝文化”的深度淬炼过程中,旌阳区亦在孝泉探寻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径。
孝泉镇没有大山名川,德孝文化是最独特的资源。基于这种认识,“5·12”特大地震后,旌阳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对龙护舍利宝塔、姜公祠、姜公墓、清真寺、武圣宫等人文遗存全面进行维修保护。为推动孝泉古镇建设,旌阳科学规划,依托德孝文化、川西坝子泉堰等文化资源,尤其注重将建筑风格统一为明清格调,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基础。
“我们有传承千年的德孝文化以及历史遗存,我们还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提及自己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孝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博大精深的德孝文化,还有邻姑泉、跃鲤泉、姜公泉、洪家泉等众多泉眼星罗棋布,同样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同时,孝泉镇处于以三星堆为核心的古蜀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地带,是新九寨旅游环线(德茂路)的必经之路,这一切都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先天条件。
围绕德孝文化,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当地的创新实践已打出了“组合拳”:
在孝泉古镇定期开展的孝文化旅游周,成为旌阳区精心打造的最主要的文化旅游活动之一。上九会、城隍出巡、感天大孝祭、放河灯、打清醮、漂乡、讲圣谕等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孝泉果汁牛肉、牛排火锅、麻饼等“舌尖上的孝泉”更让人垂涎三尺,为当地旅游产业加分不少;以“感受二十四孝安安送米,品尝地道清真牛肉全席”为主题的自驾一日游品牌旅游路线汇聚了旺盛人气。德孝文化旅游,成为德阳着力打造的又一张文化产业名片和潜力股。
今年8月,孝泉镇被列入全国重点镇。令人充满期待的是,旌阳区将把孝泉古镇打造成吃住行、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古镇,这无疑是为孝泉古镇作出的时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