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江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围绕“一个中心、两条轴线、三个重点”的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努力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今年,中江县委、县政府经过慎密分析论证,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了新一轮规划,城市划分为四个片区,即旧城综合片区——城市主中心,行政、金融、商业贸易、信息服务、文化中心区;凯东综合片区--城市副中心,以行政办公、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居住为主;凯北片区——旧城以北,以配套设施齐全、舒适宜人的现代化居住区为主;凯西片区——凯江河以西,凯西工业区、轻纺化工工业区及城南工业区,是中江县城产业用地主要发展建设区域。2010年,中江县城将建成城市人口2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进一步提升“英雄故乡、和谐中江”城市形象。
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首先是重点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新建城市道路31条,总里程28公里,投资45321万元,目前玄武大道延长线已竣工,西环线二期道路、浩淼大道至小东河道路、彩虹大道至东一环道路、南华长江路等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实施城区道路改造15公里,其中飞天桥至南站道路改造工程、浩淼大道道路改造工程、城区道路黑化等项目已竣工。二是全力推进桥梁建设建设,新建城市桥梁7座,投资20359万元,其中玄武大道跨小东河桥、铜山大桥正在施工,其它5座桥梁正在进行前期各项工作。三是倾力推进防灾减灾及公园建设,新建地震观测站一处,占地2.8亩,投资200万元,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新建公园绿地北塔公园、魁山公园,投资2100万元。四是着力推进环卫设施及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投资2130万元,已初步确定选址;新建污水处理厂1个,投资5000万元,厂房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改造城市供水管网31公里,投资1300万元,一期改造已进入施工阶段。
在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上,一是增加文体娱乐和博物馆、红色文化旅游区、体育中心、文化馆等县级文化娱乐设施;二是完善医疗卫生体系,迁建县中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异地重建血吸虫防治站、妇幼保健院、凯江卫生院、计划生育指导站,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灾后重建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县疾控中心等;三是优化教育布局,迁建城北中学、御河中学、东北镇初级中学、南渡中学、南渡小学,新建玄武幼儿园、北塔幼儿园,扩建中学中学、实验中学、继光实验小学、南华中心小学、东北镇中心小学、富民技校等学校。四是优化行政办公用地布局,迁建县公安局、消防大队、车管所及检测中心、县检察院、国税局、凯江和南华法庭,环保、农业、教育、广电、畜牧、林业等部门设立集中行政办公区;五是发展仓储物流,促进商贸流通,规划新建物流中心、县生活必须品应急库、农资仓储配送中心,预留汽修、展场等相关产业用地,总用地规模1000余亩。
为确保中心城区建设发展实现既定目标,在中江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部署下,县规划和建设局坚持县域中心城区的建设发展,树立超前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将其构筑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和发展理念:
一是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坚持“一个中心,两条轴线”的发展路径,重点抓好仓山、龙台、兴隆、黄鹿等县级经济强镇的发展,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明显的乡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动农村人口、企业、资金和技术向县城和中心城镇集聚,并积极引导、规划、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城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
二是优化城市功能,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重点拓展城市构架,延伸城市经络,全面实施城市道路、桥梁、公园、人文古迹及其它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工作条件,加强城市景观建设,构筑现代化功能型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形成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土地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为招商引资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是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市。按照环境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区北塔公园、魁山公园、西山公园及街头绿地的开发建设工作,构筑城市环境绿化系统的空间结构。通过城市的生态建设,使自然、人文充分融合,物质、信息高效利用,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中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注重城市文化,提高城市品味。结合中江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城市,着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城”生态人居文化。北塔寺、寿宁寺、文庙、玄武观和继光馆等已有景点结合火神庙恢复及建设、铜山文化艺术长廊、铜山文化景观带、南塔公园、玄武公园等一大批中心城区重点建设项目,使中江县城作为人居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五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融资平台。进一步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把城市建设和发展推向市场,依靠市场机制引导各种要素向城市流动和聚集,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资源换资本,以存量换增量”的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之路。 刘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