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孝行天下慰亡灵 至诚之心铸大爱 绵竹市教育局副局长 彭波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市政府 2008/7/16






  我叫彭波,今年42岁,是绵竹市教育局副局长,也是“5·12”特大地震众多抗震救灾工作者中平凡的一员,更是这场灾难的见证者、经历者。

  “5·12”特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正在家里休息。顷刻之间,房屋拉扯,家具碰撞,玻璃破碎,我住的楼房已经墙体裂缝,伤痕累累。出于一种习惯、一种本能,我立刻想到了学校,想到了可能正在学校上课和午睡的全市七万余名学生和教师,他们怎样?是否安全?是否有人员伤亡?不容我多想,也来不及与妻子告别,我飞快向最近的学校跑去……

  一路上,通讯中断,交通堵塞,垮塌的建筑阻碍着奔跑的人们,突如其来的地震一下子打破了城市往日的祥和与有序。联系不上司机,我只能一路小跑前行,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地震后的近两个小时,我徒步走遍了绵竹城区所有的学校。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城北中学学生的遇难,看到了绵竹中学回澜塔顶的损毁,看到了教师培训中心房屋的倒塌……也在第一时间,与各学校的领导、教师一道组织疏散学生,抢救伤员。

  好不容易与司机联系上了,听说沿山一带已经夷为平地,我们驱车向武都学校飞奔……很快,我们被眼前惨烈的情形震慑住了:整所学校几乎全部坍塌,近两百名小学生、几十个幼儿和数十名教师被瞬间坍塌的楼房掩埋……灾情异常严重,我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我与司机搬开压在学生、教师身上的水泥板,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教师把受伤的学生转移到安全的空地上,输送到就近的医院。没有人手,我们只能依靠前来寻找子女的家长;没有机械,我们只能用双手!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已经渐渐暗了,天空开始落下了凄凉的雨水。我只是感到这里的灾情太重,我们必须求援,必须向局党委和政府报告,更多的生命在等待我们营救。我叮嘱武都教学点负责人和教师继续挖刨、抢救学生,又匆匆向教育局赶去。

  当晚7点左右,我局人员陆续从各地赶到临时集中点——绵竹中学。汇集的情况让我们痛心:我们当天下午去过的地方就有8所学校倒塌,其他未塌学校校舍都严重受损。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有上千师生被倒塌的校舍掩埋着,急需救援。局党委当即决定:兵分三路赶赴三个重灾区,组织生还老师,协调当地政府和有关力量,立即开展抢救工作。

    于是,在接下来的救援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绵竹清平学校、第二示范幼儿园、金花学校、九龙学校、汉旺学校那样的教师群体和付润章、潘华勤、吉庆云、谢德蓉等优秀个人;发现了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用宽大双臂紧紧护卫四个学生的谭千秋;在生与死的挑战中,放弃二十八次生的可能,成功疏散二十八名学生的罗秀芳;在已经营救了十六名学生后,又义无返顾返回教室为了救出更多学生而英勇牺牲的罗晓明等一大批舍己救学生的可敬可佩、可歌可泣的英雄教师。他们,用血肉之躯定格了教师的高大形象,用朴实与忠诚写就了和平年代“师德、师魂”的新篇章!

  这次地震,也使我失去了三位至亲至爱的人:在北川县退休的父母和在北川中学工作的妹妹。地震发生后不久,我徒步巡查学校的途中一直在与他们联系,但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我不断地在心中安慰着自己:北川的通讯也完全中断,北川的电力也完全中断,与绵竹一样,恢复供电后肯定就能联系上了。13日下午,远在西藏的堂弟看了电视后给我发来信息:“北川很严重!”当时我心中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太想回北川去看看了!但抢险的时间的确太紧,任务很重,只有打消了这个念头。14日上午,终于接到妹夫打来的电话,他和外甥女在绵阳九洲体育场受灾群众安置点,父母消息不明,妹妹当时正在三楼上课,目前尚被压在废墟中!

  接到这个消息,我再也无法止住涌出的泪水:这已经是第三天了,三天内经历了恐惧、伤痛、饥饿、寒冷、雨水和烈日,这意味着在废墟下还没有被抢救出来的人几乎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和生还的可能!   

  我强压着内心的悲痛,继续处理灾后学生安置、死者善后、家长安抚工作,接待外来捐赠,参与学校重建规划……我没日没夜地工作,竭力想用繁忙、疲惫暂时冲淡自己的伤痛。

  16日,得到妹妹遇难的确切消息,我才第一次真正踏上了震后北川的土地。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上,我没有发现父母的踪迹!地震到来的那一瞬间他们在哪里我不知道,我没有时间去询问可能知情的生存者;他们住的房子被泥石流推埋在了哪里我不知道,我没有时间去刨挖;在北川中学遇难师生的遗体丛中,我没有找到妹妹,我只知道,遗体最终被相关部门处置了!究竟在哪里,我也没有时间去过问。我是儿子,我深爱我的父母!我是兄长,我心疼我的妹妹!可在灾难来临的那一瞬间,我没能守护在他们身边;在他们最无助、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能给予他们最起码的救助,甚至没能亲眼目睹一下他们的遗容……这,是我今生永远的痛,也将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说实话,不是我不孝顺,不是我不珍惜手足亲情,也不是我不在第一时间赶去看他们,救他们!只是,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刹那,不允许我第一时间想到他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必须坚守在我的工作岗位,必须和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在一起!

  匆匆地我又赶回了绵竹,因为我的岗位,我们的岗位,需要有人在,有旗帜在,有精神在!我们的信念就是:活下来就应该好好地活,活下来就是要为更多的人做事情。多做事、做实事就是生者对死者的最好祭奠和怀念!爱驻心间、孝行天下,就是我们对父母、对亲人唯一的报答!

  从5月12日到现在,我们局机关和系统内所有的教职工没有放一天假,睡一个安稳觉。机关五十多岁的人与我们一起卸货物直到凌晨,校长和教师一连几天没吃、没睡但仍不辞辛劳,自己失去了亲人却仍长期坚持战斗在工作岗位的人随处可见。

  设在绵竹中学的教育局抗震指挥部,几十个办公人员不分昼夜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清晨,天刚蒙蒙亮,大多数人就已经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始了一天的繁忙。指挥部人员个个都在连续的奋战中变得黝黑清瘦、苍老憔悴,但却不知疲惫。

  正是这个群体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才使绵竹教育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也正是这个群体的工作,这个群体的精神,在感动着生者,抚慰着逝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