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廊桥、绿地,每次漫步于汉旺新镇,都有一种置身公园的感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穿梭于绿树草丛,听鸟鸣闻花香,感觉是那么美妙。
“生活在汉旺新镇的人真幸福”!在采访中,记者时常听到外地人这样感叹。他们发自肺腑的赞美汉旺新镇的规划、建设、设施和绿化,期盼着能有机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静享人生。近日,德阳十大最美乡镇名单揭晓,汉旺镇获得最美乡镇之宜居典范的美誉,当真是实至名归。
上风上水 凉爽而不潮湿
“汉旺的夏天是不需要空调的,风大,凉快得很。”汉旺镇凌法村75岁的曾大爷告诉记者说,他一辈子都住在汉旺,就因为喜欢汉旺的气候。地震后,曾大爷的儿子在德阳买了住房,三翻五次想接曾大爷去“享福”,但大爷总说,“汉旺的气候好,空气好,风大,尤其是夏天,空调都不需要。”大爷说,与大城市相比,在汉旺新镇转上一圈,神清气爽的,心情都舒服。特别是现在的新镇,那个美更不用说。
曾大爷或许是因为家乡情结,已经习惯了汉旺的气候,离不开汉旺的山山水水。而对于外地人来说,汉旺上风上水的地理位置,凉爽而不潮湿更让人喜欢。早在地震之前,到汉旺避暑便是很多都市人的选择。成都某单位退休的林正刚大爷和他的老伙伴们就因为这个原因而喜欢上了汉旺,每年夏天都要到汉旺住上一段时间。林大爷说,他到汉旺避暑的习惯已经有十多年了,地震前他喜欢在沿山找个农家乐,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灾后重建结束后,他和一群老伙伴们到汉旺参观,看到美丽的汉旺新镇,心里既高兴又激动。林大爷说,新镇就是一个公园,树多绿地多,规划建设得都很好,交通方便,住在汉旺新镇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没事的时候,转新镇、登山,吹吹山风、河风,空气干净,环境优美,心情格舒畅!
川流不息 生态家园
笔直的道路,满眼的葱翠,成片的安置房小区,还有自来水厂、小学、幼儿园、医院、污水处理厂、广场和公园……所有这些生活的元素,共同组成了汉旺人的新家——汉旺新镇。
川流不息、生态家园,在汉旺镇灾后重建启动之初,汉旺新镇便被赋予了这样的寓意。这个新家园,除了保留川西民居的风格,更融入了浓郁的江南特色。新镇的广场和公园,坐落在新镇的中央,是汉旺居民小聚聊天、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小桥、流水、廊桥、绿地,还有富有汉旺文化特色的射箭台、棋弈台、读书台以及十位诗人专为汉旺所作诗句的碑林,伴随着汉旺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充分挖掘汉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辖区内的水系资源,提出了“川流不息、生态家园”的建设主题,也创造出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城镇格局。“在老镇北边尽头,龙门山脉的两座青山之间,是沱江上游绵远河的流出地,那里建有官宋硼堰水利枢纽。原本老城中就有官堰和宋堰两条水道穿城而过。”据镇建委主任沈阳德介绍,在新镇中,除了官堰和宋堰之外,还有官堰分出的西堰以及绵远河共同形成新城的四条水系。在住宅区之间点缀大量绿地,常绿灌木与落叶乔木相混合,不但给居民增添舒适感,还有安全上的考虑。特别是新镇中央位置的一片占地38万平方米的中央绿化区,不仅是汉旺群众休闲散步的“大公园”,还是一处遇到地震可以用来避难的“防灾公园”。汉旺新城的占地面积是3.75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38%,是德阳境内其他所有镇乡无法比拟的。
汉旺的空气干净、清新,加之背靠大山,面向平原,是绵远河出山口的第一个镇。早在震前,我市市委、市政府和历届汉旺镇党委、政府就高度重视汉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大了对辖区内企业的污染治理,并对一些企业进行了彻底搬迁。通过近十年的努力,一个生态宜居的汉旺新镇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镇党委书记陈安红表示,无锡援建者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编制了《汉旺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我们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汉旺发展得更好,打造成全国最美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