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废墟上的无边大爱———旌阳区教育系统师生抗震救灾纪实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德阳市政府 2008/6/15






  特大地震突然袭来,山崩地裂,数万条鲜活的生命在黑暗中寂灭。特别是距离震中较近的孝泉、柏隆、德新等地的学校,几乎被夷为平地。这是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惨痛数据——
  全区91所公办学校(包括40所村小)受灾,倒塌校舍2075间,面积77712平方米;形成危房9251间,面积413139平方米;造成学校围墙倒塌14930米,损坏堡坎580米、水塔6座、教学设备57560(台、件)、课桌椅15763套、图书80000册。面对灾难,广大教师、学生挺起不屈的脊梁,用双臂撑起生命的希望。

  指挥篇
  危难时刻,旌阳区委、区政府和广大师生心连心——
  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兰开驰,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建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徐蓉等先后赶赴受灾严重的孝泉中学、柏隆学校等现场办公,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全区高三学生的临时复课点,兰开驰的讲话振奋人心:“你们一定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你们的母校明天会更好!”
  危难时刻,区教育局和广大师生心连心——
  地震发生后,旌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周乐志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局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兵分四路,在5月12日下午2点40分奔赴德阳中学、德阳二中、柏隆中小学、孝泉中小学等学校,现场指挥疏散师生。同时,连夜成立了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此后的20多天里,哪里危险最多,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师生最需要,哪里就能看到领导小组忙碌的身影。

  教师篇
  最危险的时刻,总能看到他们无畏的身姿。面对一双双稚气的眼睛,老师们勇敢地穿越死亡线,以崇高的责任感守护自己的学生。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勇敢:
  孝泉中学——
  险情发生时,高一的江秀林老师立即指挥学生迅速撤离,当他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一瞬间,教学楼整体垮塌,江老师的脚被砸伤。
  德阳中学——
  校长赵昌贵正在5楼办公,当他感觉到地震时,首先想到的是全校6400多名学生的安危。他第一时间赶到高三学生教室指挥学生撤离,待所有学生都安全撤离后,他才撤出办公大楼。
  德阳二中——
  李岷老师正在二楼楼梯口疏散学生,听说四楼还有一名患有严重肌无力的残疾学生没有下来时,立即毫不犹豫冲上摇摇欲坠的四楼搜寻每一间教室,终于找到这名学生并将其安全背下楼。
  德新小学——
  3名老师冒着余震的危险进入摇晃不定的教学楼,仔细搜寻学生,他们每人左右手臂各抱一名孩子,连续往返3次,最终20多名学生被疏散至安全地带。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机智:
  区第一幼儿园——
  地震发生时,三楼小班38名幼儿吓得哇哇大哭,不敢下楼,年轻的女老师急中生智,组织孩子玩“开火车”游戏,将孩子们迅速带离险区。
  柏隆一小幼儿园——
  由于强震,午睡室的门变形,无法打开,几十名正在午睡的幼儿面临着生命危险。曾隆容、邱义琼两位老师马上用板凳砸烂玻璃,把孩子一个个从床上抱起,又从窗口送出。她们的手被玻璃划破,鲜血淋漓,而孩子们都安然无恙。
  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德阳市一小——
  灾后迅速成立了由党员、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受灾群众送去收音机及亲手做的饭菜。当听说体育场受灾群众中有一位绵竹东汽中学的老师带着30几个无家可归、没找到亲人的学生时,市一小杨源、陈静等几位老师立即赶往了解情况,并购买了卫生用品送到孩子们手上。
  西街小学——
  校长袁盛德及部分教师利用私家车为灾区义务运送物资,并组织所有共产党员多次赴体育场为受灾群众送去食品。
  北街小学——
  校长邱幸平带头捐献被子10床、衣物20件,并组织老师向受灾群众发放卫生知识传单。北街小学还及时为孝泉中学受灾师生和转移到旌阳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东汽受灾群众送去馒头和水。
  最无助的时候,总能听到他们亲切的话语:
  “地震无情人有情,自救救人助社会,祝愿您及家人、学生平安健康!”地震第二天,惊魂未定的德阳八中全体教职工收到这样一条短信,这是校长冯忠荣发来的。
  “我只希望他们都有书看!”一句朴素的话语,出自实验小学教师志愿者唐昌学之口。地震后第二天,他就当了志愿者。得知孩子们在帐篷中没有书看,他走上街头募集了670本图书,送到东汽小学帐篷学校。
  “别叫我副校长,我是一个普通志愿者!”孝感小学副校长陈建向对方这样纠正。这位热心肠的副校长,从5月14日加入抗震救灾志愿者队伍之后,每天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到我家里去吧,我来给孩子喂奶!”市一小刚做母亲的陈敏老师,得知一位来自重灾区的妇女受了伤,并且还带着一个刚刚出生7天的婴儿时,立刻将这位妇女接到家中精心照顾。
  最困难的时候,总有他们站出来挡风遮雨:
  实验小学——
  组织食堂为柏隆小学的受灾学生烤面包、做饭菜,蒸了2000多个馒头送给市医院的伤员,并搭建了30多米长的抗震棚,为受灾群众提供避难场所。
  华山路学校——
  在操场上搭起了270余顶帐篷,安置了上千灾民,并组织全体党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为受灾群众服务。

  学生篇
  那些可爱的学生,当巨大灾难猝然而来,他们勇敢面对,小小的身体里跳动着和老师一样火热的心。
  请看,灾难来临时他们心系他人——
  地震之时,德阳中学两名临近退休的女老师因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行动迟缓。学生们并没有自顾逃离,而是用自己单薄的身体背的背、扶的扶,把两名女教师送至安全地带。
  孝泉中学高三学生王涛,在生死攸关的一瞬间,跳上即将垮塌的教学楼,拉着一名吓呆的女生迅速撤离。
  请看,小小志愿者坚强的身影——
  5月18日,德新初中学生罗俊、蒲云光、张天天,德新小学学生田茜、周星宇、蒲云龙等同学走村串户,筹集了280公斤大米送到德新镇政府,请政府有关部门转交给暂留德新的绵竹受灾群众。  
  德阳中学高二(1)班3名男生在市二医院做志愿者,坚持两天三夜不休息,各种脏活、累活抢着干。
  德阳二中初二(10)班张洋等同学,多次到市医院当志愿者,不眠不休为受灾群众服务。
  请看,孩子们用小手捐出压岁钱——
  5月21日,华山路学校的学生们围在校门口的两个捐款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争先恐后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二年级学生陈钖捐出了1000元压岁钱。短短一个下午,华山路学校就收到孩子们的捐款5.3万元。
  市一小五年级的学生邓叶鑫为灾区小朋友募捐了622元,蔡鑫、申诗两同学动员自己的亲人为灾区募捐了661元……那一角角的零钱、一元元的硬币,就是孩子们一颗颗金子般的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