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望无际的高标准农田里,专业大户正现场讲授育苗常识;在鳞次栉比的钢架大棚中,种植大户正手把手向农户传授种植经验;在热火朝天的培训室里,专家一丝不苟地讲授理论知识;在宽阔的文化广场上,文化专干带领群众欢快地起舞。这是旌阳区扬嘉镇新隆村“农民夜校”的上课现场。“在这里,有最新的政策法规和生活常识,满足我们的求知需求;有实用的技能技术和市场信息,满足我们的求富需求;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新风讲座,满足我们的娱乐需求。”该村一果蔬种植户说,在“农民夜校”的影响下,整个村子活力满满,洋溢着生动气息。
去年11月,扬嘉镇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整合各类资源,结合“四好村”创建活动,在6个行政村建设了“农民夜校”。各村定期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致富信息等。道德讲堂、法律讲堂、财富讲堂、品味讲堂、信仰讲堂五大特色培训品牌正在当地形成。
培训送到家门口
这天一大早,扬嘉镇扬嘉村村委会大院就聚集起许多群众。不一会儿,美容护理床一字排开,护肤的瓶瓶罐罐整齐排列,模拟的顾客各就各位,美容老师手把手地演示、教学。“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时尚的美容知识。”扬嘉镇扬嘉村村民欧小英说道。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真正满足群众需求,方便农村群众就近学习,增强培训效果,扬嘉镇整合农业、劳动保障方面和各类专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以驻村干部、法律顾问、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致富能手、“乡土专家”作为专职教师,邀请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培训师等作为兼职力量,广泛吸纳道德模范、学校教师、知名贤达、农村知识青年作为志愿者开展义务巡讲教学活动,建立起一支“兼合式”师资队伍。他们带上教具,组织老师,把培训班设在了村委大院、田间地头,村民们再也不用舟车劳顿掏钱到城里去学习了。同时,镇、村干部还专门深入到院落农户进行调研,面对面了解群众培训需求等,根据不同情况安排培训内容,编印实用性强的乡土培训教材,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
量身定制接地气
当前,“机械化”俨然成为扬嘉镇农业一大特色。为充分用好当地资源,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前不久,扬嘉镇丰城村“农民夜校”组织开展了“农机现代化”专场培训。
在2000余亩的标准化农田里,30多名来自周边村的群众正聚精会神地观看老师示范现代机械化操作。国家级专合组织——德阳瑞丰农机专合社负责人刘述明正手把手地教村民。正在现场学习的村民张凤琼告诉记者,她现在承包了几十亩田,成立了家庭农场,但由于平时事情多,田间管理跟不上,效益不突出。听说夜校不仅传授技术,还联系了专家负责全程跟踪指导,“农民夜校”的培训算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我们的培训充分考虑本地特色、从业环境、市场需求、年龄结构等因素,确保培训项目让群众用得上、能致富。”扬嘉镇党委书记李小清说,扬嘉镇正着力构建“1+5+10”的立体教学网络。“一中心”,即以扬嘉讲堂为中心;“五品牌”,即充分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打造道德讲堂、法律讲堂、财富讲堂、品味讲堂、信仰讲堂五大特色培训品牌。“十基地”,即突出产业种植、畜牧养殖、村级管理、政策宣传、经济发展、科普知识、文化娱乐等实用性培训,建立新隆村葡萄种植学用基地、新隆村无花果种植学用基地、扬嘉村“扬嘉味道”电子商务培训基地、扬嘉村黍园餐饮培训基地、扬嘉村多宝渔业鳅鱼养殖基地、丰城村蔬菜种植学用基地、青花村生猪养殖学用基地、青花村羊肚菌种植基地、楠树村群众文化学用基地、丰城村农机现代化示范基地等10个夜校实践培训基地。
尊重农民意愿,贴近农民需求,提升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生活,帮助农民致富,在扬嘉镇,“农民夜校”俨然成为“党群连心桥”、“致富加油站”,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记者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