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中江县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坚持与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同频共振,不断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从 5 月中旬开始,中江县教育局集中全系统优势力量,成立 14个督战工作小组,奔赴各乡镇中心校,挂牌督战教育扶贫工作,向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发起总攻,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全覆盖核实,确保核实精准、一个不漏。
挂牌督战全覆盖 确保“应助尽助”
在中江县双龙中心学校校园里,孩子们活泼可爱,挺拔的树木沐浴着和煦的阳光。
督战工作小组人员走进班级,面对面询问了解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还随机抽取了几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仔细询问了学生受助情况。
“你们班上是怎样申请怎么发放生活补助的呢?”督战工组小组人员询问。一个身穿粉色外套的女孩子略显紧张和羞涩,她说道,“我们向老师提交了补助申请表后,老师根据了解到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评审,然后公布享受补助的学生名单。我每学期的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学杂费都没有交,学校每学期还给我的卡里打了600多元的生活补助费。”
督战工作小组将县教育局发放的建档立卡在校生、6-15 岁建档立卡人口花名册与各乡镇学校的花名册进行数据比对,找出之间的误差,进一步核实实际情况,帮助各学校完善资料,确保数据精准。
他们一一电话联系在外地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核实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受资助情况。对异地就读未能享受资助的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应助尽助”。
中江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们每月都根据当前工作重点,建立工作清单,对全县所有乡镇中心校开展全覆盖教育扶贫挂牌督战,查找教育扶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督促问题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提升软硬件条件 控辍保学不漏一人
在中江县龙台七一中学校,书声琅琅;明亮的教室内,现代教学设备俱全;塑胶操场上,孩子们奔跑追逐……教学楼大气美观,食堂整洁现代化,和城里的学校别无二致。
据了解,为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条件,该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交互式一体机、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装备,配置了图书馆、计算机房、音体美等功能室,下一步还准备打造智慧校园系统。
“办学条件好了,吸引了更多的老师来校任教,大部分家长也非常配合学校的工作,盼望着孩子将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有少数家长,在我们各方的不断劝说下,也能让孩子继续读书。家庭条件不好的,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了补助。”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我校就读的双胞胎兄弟代小龙、代小虎(均为化名)品学兼优,生父前几年因为癌症去世后,家庭贫困,现随母亲改嫁同继父生活。”双胞胎兄弟的班主任王国海告诉记者,得知这一情况后,学校按照相关政策“三免一补”,给学生申请了补助,老师在生活上还给予他们帮助,送衣物、学习用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在学习上,帮其进行规划,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代小虎说,“很谢谢老师、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希望自己能顺利考上高中、大学,以后回报社会。”
“控辍保学一个不少”是教育扶贫的基本底线,而控辍保学的基础工作就是摸清底数,真正知道“孩子在哪里”。
中江县面积大、人口多,且比较分散,想熟知每个孩子的入学状况极为困难。该县线上通过户籍这一基本基数比对扶贫、学籍、资助等系统数据,摸清了学生的整体布局情况;线下相关工作人员逐校核查、走村入户逐人核实,建立完整档案。全面摸清了6岁至 15 岁适龄少年儿童真实的就读情况,确保了控辍保学对象无遗漏、零差错,实现“一个不漏”。
分类施策“一生一策” 送温暖送爱心送教育
近年来,中江县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分类施策,摸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脱贫之路。
“我更喜欢在学校的生活,有趣多了。”中江县龙台镇七一中学学生范林(化名)说。
据介绍,范林的父亲身体残疾,而且观念比较陈旧,想让他外出打工,不想让他继续学习。学校老师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常上门家访,范林的父亲终于放弃了想要孩子出去打工的想法,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学校把范林纳入帮扶范围,享受相应的教育扶贫帮扶政策。
中江县龙台镇七一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家访,进户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针对个别学生具体施策,送温暖,送爱心,送教育。面对困难学生,争取社会人士关注困难学生、关爱留守学生助学金,发动教师“爱心献学子”,针对个别特困生申请社会公益团体“爱心妈妈”资助。
中江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劝返,他们把每一个学生,分解落实到人头。确保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有人管,每一个问题都有人解决。对较特殊的残疾学生,要求各学校切实做到与每名学生见面,详细了解情况,就读安置做到“一生一案”。对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就读的学生,保证每月两次,每次不低于两小时的送教上门。
根据国家、省、市学生资助政策,中江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梳理并制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职)中教育、大学教育等学段的教育帮扶政策清单。根据贫困学生档案,对照 “教育帮扶政策清单”,将贫困户家庭学生全部纳入相应的资助政策内进行资助,实现全县贫困户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2019年,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6298 人次,合计资金1802万元。(实习记者 刘倩?记者 王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