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杀年猪了。12月22日,衬着冬至佳节的喜庆,绵竹金花镇启动了2017年生态年猪节。寒冷的天气没有阻挡住乡野菜炖山猪肉的香气,来自市内外的客人云集于靠山面水的小山村,看节目、买山货、吃坝坝宴,搅热了小村的冬天。
金花云盖面貌新 天然氧吧待客人
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赵大姐就骑着个小三轮来到村里的小广场。这里是年猪节启动仪式的主会场,小舞台已经搭好了,外围是一圈儿山货小市场。各色人等忙个不停:表演节目的妹子在踩台,主持人在对串词;卖山货的乡亲们在忙着摆摊,心急的客人已经等不及在讨价还价了。
赵大姐东张西望,一眼望到了隔壁邻居王大妈,她赶紧在王大妈的摊上挤出一块地方,摆上了自己的香肠腊肉。赵大姐开了一家名叫“福竹苑”的民宿客栈,今年自家养了6头猪,已经陆陆续续杀了3头,自家吃一些,来住店的游客买一些,赶集时再卖掉一些。腌肉,她有独创的方法,用姜蒜葱和着酱油渍几天,再用枣枝、桑枝、枇杷叶熏了,晾一个月,红亮亮还带着绿葱花,散发着果木香。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小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人,小舞台上鼓乐喧天。方全会家的猪被选为三头“幸福大年猪”之一,一早就洗刮干净,口里含苹果,头上戴着大红花,马上就要登台亮相。她最后检查了一遍捆猪的木架子是否扎牢实了,帮助4个大汉抬上肩。只听主持人一声吆喝“过年了,杀年猪了”,所有的目光齐刷刷扫过来。三头270多斤的大肥猪被12个大汉分别抬着,颤悠悠依次上了台,小舞台一下就被挤得满满当当,台上台下像炸开了锅,气氛瞬间达到了沸点。
节目轮番上演,小广场上人头攒动,游客们一会儿看看台上,一会儿买买山货,还不望抽空参加现场互动。其中一个互动小游戏名叫“估重送猪肉”——重量不等的猪肉由游客估重量,谁估得最接近,那块猪肉就当场送给谁。颇具乡土味的小环节,引得游客们争先恐后上台参与。
住农家院吃农家饭 野菜炖肉味道鲜
隔着一片农田农舍,小广场的喧闹声一阵阵传到“荣聚农家”的院坝里,但罗师傅充耳不闻,他正带着自己的12人团队准备坝坝宴,30多桌呢!火苗呼呼往上窜,七八口大锅里翻翻滚滚,重重叠叠的蒸笼冒着腾腾热气。
正午时分,坝坝宴开始了,炖猪膀、烧肚条、红烧肉、夹沙肉……一碗碗地道农家菜流水价上桌,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大伙儿围着桌子推杯换盏,“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气顿生。
来自德阳城区的肖女士包了一桌坝坝席,一家老小围坐一圈儿。她说,已经连续三年了,每年都会来村里的“山老棒”农家住一阵子。前几天接到主人家的电话邀请,便来参加年猪节了,看了节目,还买了山野菜、鲜猪肉、红豆腐……
住民宿,享生态农产品,逐渐成为许多城里人的时尚生活。有着“山水金花、天然氧吧”美称的金花镇正是瞄准了这一现象,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动转型发展,以云盖村为示范,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两年时间,慢慢亮出了自己特有的品牌:民宿产业和田园采摘。“生态年猪节,正是我们为民宿产业注入的‘新鲜血液’,打造的特色旅游项目,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金花镇党委书记黄明介绍,年猪节由传统的农家过新年,杀年猪,闹新春等喜庆场面逐渐演绎而来,今年是第二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生态年猪、吃坝坝宴席、购有机年货、过传统新年”。
年猪节还带动了脱贫模式的创新和养殖业的转型,今年年初,由7个村级合作社组成的“金助合作联社”,其经营项目之一就是跑山猪,盈利部分的七成用于帮助村里的贫困户。社长董永松把广告打到了年猪节现场,“饥食百草、渴饮山泉、纯粮食喂养,各位小主,赶紧来选购吧!”
家乡在致富道路上大步快走,吸引着游子返乡创业。“荣聚农家”的小老板娘王丹原来在外地打工,两年前回乡与丈夫一起开始经营民宿,生活越过越滋润。年猪节这天早上4点过,丈夫小郑就把家里养了一个对年的4头大肥猪中的1头送到屠宰点,“五六个人都按不住”的大肥猪毛重接近400斤,洗剥干净运回家来,在大圆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山,很快就被预订了的游客、临时起意的游客抢购一空。(记者 王三春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