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改委和财政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务实推动“政银企保担”五方联动,助推绵阳科技城超常发展,由绵阳市政府主办,绵阳市金融学会等单位承办的“金融支持绵阳科技城超常发展暨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融资对接会”于9月18日在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顺利召开。绵阳市金融学会组织辖区金融机构会员单位30家参加了会议,同时省、市、县级有关部门、小微企业共计120余人也参加了会议。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李铀,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学宁出席了会议。
人行成都分行李铀副行长在讲话中介绍了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按照“几家抬”工作思路在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所作的积极努力,要求各部门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等,构建商业可持续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要继续常态化用好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减少筛选成本和交易成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好服务小微企业。二是鼓励金融金融机构持续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针对不同时期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要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加大对低成本的定向降准资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合规使用,将央行再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切实传导至小微企业。三是建立政银企担“几家抬”协调推进机制,形成政策合力。人行绵阳中支要会同有关部门梳理一批需要重点支持的小微企业名单,并通过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推送至各金融机构;推动并配合财政部门落实好财税优惠政策和新版“财金互动”各项激励政策;推广“支小贷”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落实好“阳光信贷”工作要求,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四是加强监测考核,确保政策落实落地。为确保政策落地,人民银行将对金融机构借用支小再贷款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情况持续开展监测、回访,同时积极运用宏观审慎评估(MPA),引导降准释放资金支持小微企业。
绵阳市委常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学宁指出,各相关部门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行政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切实帮助小微企业稳生产、渡难关,务实推动“政银企保担”五方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各金融机构要下沉服务重心,真正做到支小助微,充分运用当各项支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作用。
会议现场演示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以下简称“绵荟融通”)的服务功能。“绵荟融通”是由绵阳市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市经信委、人民银行、发改委、科知局、工商局等部门共同打造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汇集企业、银行、政府部门等多方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共维,并为企业提供在线融资对接服务,缩短银企对接半径,提高融资效率。作为四川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的有益补充,“绵荟融通”平台将于9月底正式上线,上线后银政企三方信息将进一步畅通,助力绵阳市中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对接。
签约仪式上,绵阳市经信委与农行绵阳市分行、建行绵阳分行、省联社绵阳办事处签订了小微企业融资培育协议,计划5年内新增首贷户企业800户;绵阳市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绵阳分行、涪城联社通过现场与非现场的方式,与获得央行定向降准资金、再贷款资金支持的617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签订了12.77亿元的贷款合同和双向承诺书;中国银行绵阳分行与九州电器集团、新晨动力签订了应收账款在线融资合作协议,力争今年达到3家核心企业实现三方直连在线融资,推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扩量、扩面、防风险;绵阳市振兴县域经济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与工行银行绵阳分行签订外部投贷联动合作协议,将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我市小微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绵阳市金融学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