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9562人,已脱贫14456人、未脱贫5106人。为加快脱贫步伐,自2016年北川县作为省股权量化扶贫工作试点县取得成功的经验后,2017年,我市争取省残联资金80万元,在江油市、三台县、梓潼县、盐亭县、北川县开展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试点工作。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两个率先”。市残联出台《绵阳市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直接补贴项目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将扶贫基地的补助资金和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补贴资金以入股的方式扶持到实施股权量化的企业,为确保股权量化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注入动力支撑。在全省率先引入社会助残组织实施帮扶,深入每一户家庭,根据不同的条件,为贫困残疾人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帮扶方案,利用财政资金,帮助每个残疾人及家庭有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脱贫方式。
二是坚持“二贫”标准,实现“一户一台帐”。让生活贫困的残疾人享受到持续稳定收益,最终脱贫解困是实施股权量化的目的。在股权量化筛选对象中,各地坚持以“二贫”为标准:把生活贫困家庭的残疾人纳入股权量化。对实施片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定贫困线,又无产业发展,无经济收入的贫困家庭残疾人首先纳入股权量化实施对象;把劳动力贫乏的家庭残疾人纳入股权量化。对实施片区缺乏劳动力的残疾家庭,尤其是残疾人自身无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确保全部纳入。通过仔细甄别,结合“量服”平台,5个县(市)已有395名残疾人参加股权量化,脱贫攻坚得到有效推进和巩固。
三是坚持实施主体准,实现“四方联动”。选准企业,降低入股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是实施股权量化的关键。5个县(市)建立了股权量化企业库,共选取10家企业作为2017年股权量化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筛选实施主体坚持以实力要雄厚,潜力要深厚,“老板”要仁厚的“三厚”为标准,必须要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热心公益助残事业。同时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县残联主管、乡镇主责、企业主体、残疾人主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四方联动的工作格局,
四是坚持发展导向,实现多元化投入。两年共争取省级残疾人扶贫专项资金118万元,市本级投入303.3万元,其中通过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资金入股方式安排233.8万元,主要是根据基地安置帮扶残疾人数量,按7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已扶持40个贫困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安置1112名残疾人及重残人家属,平均收入4000元,安置残疾人的平均收入超出了国家贫困线标准;通过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直接补贴金入股方式安排69.5万,主要是用于扩权强县139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工作,以每人5000元的股份入股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具有持续性,终身享用。
五是坚持制度保障,实现长效受益。通过四个制度的建立,让每个残疾人成为企业的主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建立保底分红制度,实行保底分红,按总股金的4-6%进行分红。建立利润分红制度,按残疾人股金所占份额进行二次分红,确保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建立临时救助机制,预留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在残疾人因病、因灾时进行临时救助。建立监督机制,推荐代表与实施企业共同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小组、资金使用监管小组,项目收益理财小组,全过程参与其中,确保阳光运作。2017年,通过股权量化试点,受益贫困残疾人395人,已分得红利15余万元,其中分红最高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羌西商贸有限公司,人均分红达735元,分红最低的梓潼二洞乡张家湾生猪养殖合作社,人均分红290元。
股权量化的有效实施,重在激活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着力从残疾人主动参与入手,将扶贫资源由外部输入转化为扶贫对象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让政府、企业、贫困户共赢,让脱贫攻坚工作实现社会化和可持续化,将成为我市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人一个不掉队”的有力抓手,助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市残联教就科供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