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绵阳城区2016年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出炉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5/12/16

493亿投资 提升绵阳幸福美丽度

三江六岸主体景观带建设项目效果图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建设美丽绵阳。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绵阳城区2016年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共计划建设133个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按照“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理念,以“城市骨架路网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绿化美化建设,排污排涝等市政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美丽绵阳”建设步伐。

  

  133个重点项目

  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建设

  剑南路西段片区排水综合改造工程、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项目、三江六岸主体景观带建设项目、城区有轨电车示范段项目……2016年,一大批强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即将实施。

  据介绍,《方案》根据我市实际,按照“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理念和“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统筹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城市骨架路网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绿化美化建设,排污排涝等市政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绵阳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美丽绵阳”建设步伐。

  根据《方案》,明年我市计划建设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133个,项目总投资4933258万元。其中,市本级财政资金项目27个,计划投资52231万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项目1个;融资项目63个;区(园区)项目40个,社会投资项目2个,计划投资6600万元。2016年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年度建设目标:确保完成投资50亿元。

  

  强基础利民生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建设幸福美丽绵阳,既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的现实需要。以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计划,明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亮化、美化“三化”建设,用城市“美丽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据介绍,2016年我市计划实施:城区花卉布置项目、小枧沟镇城镇化建设项目(含小枧湿地公园)、三江六岸主体景观带建设项目,以及城区部分公园绿色景观提升工程等一批绿化美化建设项目,做到宜绿空地全面绿化,力争到2017年基本实现城市景区化目标,使绵阳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休闲目的地,成为本地居民的幸福之城、吸引外来人口的宜居之城。

  在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方面,以“人民公园绿地景观、道路系统、配套服务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为例,该项目计划对公园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假山道路系统进行改造提升;对中央干道两侧、纪念碑周边、邓稼先广场等近3000平方米绿地景观进行打造提升;以文化广场为主,在明年春季开展百合花展,在秋季开展月季花展;对近820平方米露天猴山进行拆除,并搭建封闭式展馆等;此外还将修建一处母婴喂养室。

  

  科学规划建设

  推进建设美丽绵阳

  建设幸福美丽绵阳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在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改善城乡面貌和生活环境方面,我市坚持树立系统思维、抓好统筹兼顾,收集、论证、筛选和包装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方案》要求,各项目主体责任单位要依据市政府审定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编制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细化项目工期计划和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招标程序,依法按程序开展工程发包工作。各投资公司要做好融资方案,明确项目建设模式和筹资方式,积极探索PPP、EPC项目总承包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确保项目年度投资目标圆满完成。

  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开展项目建设。根据《方案》,市目督办加强项目督查,及时宣传报道,要将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加强项目推进情况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市委宣传部要将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作为民生工程列入宣传计划,加强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宣传报道工作。同时,要求各项目责任单位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对恶意干扰和破坏市政工程建设的行为依法予以打击,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来源:绵阳日报 记者 赵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