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四川省
绵阳市
综合
文章详情
罗强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把科技城建成创新人才汇聚地 张克俭黄勇林书成蒋仁富张世虎张锦明吴群刚出席
2020年09月24日
10
阅读
来源: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3/12/30
●千万资金资助创新创业:会上,市委、市政府向获得省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四大类24个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共发放资助金1670万元
●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把科技城建设成为创新人才汇聚地,省委、省政府把科技城确定为全省两个“人才特区”之一
●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四大举措:构建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格局,建立唯才是举、因材施教的机制,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平台,营造拴心贴心、宜居宜业的环境
绵阳政务网讯: 昨(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全市人才工作。市委书记罗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上下功夫,加快把绵阳科技城建成创新人才汇聚地,为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主持会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克俭,63820部队副政委黄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仁富,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吴群刚出席会议。
罗强在讲话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资助的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科技人才和人才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他指出,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建立起了一支初具规模、门类齐全、整体实力逐步增强的人才队伍。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推进绵阳科技城突破性发展,启动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举办科博会人才交流合作大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出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20多项政策,争取省市共同出资6000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资近6000万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专利资助与奖励和风险担保。一年多来,一大批优秀人才来绵创新创业、落户生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科技城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强强调,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把科技城建设成为创新人才汇聚地,省委、省政府把科技城确定为全省两个“人才特区”之一。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加快建设创新人才汇聚地,推动我市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在引进人才上,要构建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好格局。用好中国科技城和全省“人才特区”两张牌,以不拘一格的气魄、求贤若渴的精神、量体裁衣的态度抓引进,力争在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方面有所突破。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建立唯才是举、因材施教的好机制。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的层次和素质。特别是科技城的干部要加强学习、虚心学习,成为抓科技的行家里手。三是在人才使用上,要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好平台。用好人才,关键是要给人才提供“舞台”。要进一步建好创新创业平台,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加大激励力度,为各类人才施展抱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四是在服务人才上,要营造拴心贴心、宜居宜业的好环境。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服务工作,加强政务环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优化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真正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
罗强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创新人才汇聚地,关键在党。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成效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更多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的组织,把各类人才集聚在党的周围。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对人才工作要亲自研究,对人才政策要亲自督查落实,对影响人才成长和使用的突出问题要亲自协调解决,努力把各类人才聚集到我市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来。希望广大优秀人才珍惜宝贵机遇,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潜心事业、勇攀高峰,戒骄戒躁、顽强拼搏,主动作为、服务社会,为推进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建功立业。希望市内外新闻媒体多宣传绵阳的创新创业政策与环境,多宣传科技城人才的先进事迹,为绵阳加快建设创新人才汇聚地、推动科技城突破性发展鼓劲呐喊、献计出力。
林书成就贯彻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强调要优化服务“引才”,推动政府职能从“管理人才”向“服务人才”转变,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围绕“2+4”优势产业和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引进计划,不断提升引才政策开放性、竞争性和针对性。要拓宽渠道“育才”,大力实施教育先行政策和各类人才培养工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在绵高校院所“摇篮”作用,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加强与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交流合作,畅通地方与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孵化上的合作渠道。要不拘一格“用才”,落实各项人才创新创业激励举措,鼓励金融服务机构对科技创新、创业金融给予支持;面向全社会遴选优秀人才,加大院(校)地、院(校)企人才双向挂职交流,鼓励各类人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切实根据人才能力素质、业务专长和性格特点,做到量才为用、能适其岗、人当其位,最大限度提高人才培养使用效益。
会上,罗强、张克俭、黄勇、林书成、蒋仁富、张世虎、张锦明、吴群刚等领导向获得省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市级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千英百团”聚才计划项目、初创阶段创新创业等四大类24个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共发放资助金1670万元。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付康通报了获得省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名单及资助金额。
市级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代表、安县工业园区负责人、安县县委常委任晓军,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代表、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范谦,“千英百团”聚才计划代表、四川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泽忠,初创阶段创新创业团队代表、绵阳市浦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尔禹分别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发言摘登详见第2版)
市领导李炜、陈兴春、杨娟、颜超、张学民、刘少敏、林新、王瑜、赵琪、经大忠、谢晓东、郑蕾,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莫亚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支卫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羊群,市委秘书长董晓彬,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宋德政,市政府秘书长夏明,市政协秘书长刘联山,以及在绵科研单位、高校、国有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出席会议。 (绵阳日报记者 曾晓伟/文 张莉/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