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强在我市庆祝第29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强调: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3/9/9
  绵阳政务网讯:9月6日,我市召开庆祝第29个教师节座谈会。市委书记罗强在会上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方向,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坚守“当人民满意教师”的价值追求,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开创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为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出席座谈会。
在听取基层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发言后,罗强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所有为绵阳教育事业发展而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他说,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始终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无私奉献,为绵阳教育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为绵阳科技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绵阳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市人民素质提高,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当前,我们正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推动科技城实现突破性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靠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和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归根结底还是靠发展教育。我们一定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
罗强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始终坚持“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方向。要把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要目标,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事业、爱家庭,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要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更要学会做人做事,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要把握促进教育公平这一基本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努力让全市人民享有均等化、优质化的教育公共服务。特别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上学问题,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
罗强强调,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坚守“当人民满意教师”的价值追求。要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严格锤炼职业操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融入到无形的熏陶和日常的引导中去,争当“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要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当好文明火种的传播者,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以创新的精神影响学生,当好教育创新的探索者,带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努力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罗强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要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特别注重为基层教师、边远山区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排忧解难,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要吸引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边远山区、民族地区为绵阳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和支持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宣传教育战线先进事迹,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罗强特别强调,新学期刚开学,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健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广大师生筑牢“安全网”。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改善民生,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炜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扬四川省优秀教师的通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表扬市教育体育局的通报》及市委、市政府《致全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慰问信》。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俊波和绵阳中学教师廖先虎、三台县芦溪中学教师刘远林、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蔡丽、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校长李颖、游仙区新桥小学教师顾蓉、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张霜等参会代表,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了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并就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出建议。
副市长经大忠主持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王黎,市政协副主席蒋丽英出席座谈会。(绵阳日报记者 曾晓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