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四川省
绵阳市
综合
文章详情
我市举行2014年各界人士新年茶话会 罗强林书成蒋仁富张世虎吴群刚与各族各界代表出席
2020年09月24日
10
阅读
来源: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3/12/30
绵阳政务网讯:12月27日,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市举行2014年各界人士新年茶话会,市委书记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仁富,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市委副书记吴群刚等与各族各界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畅叙友情,展望未来。
罗强在讲话中代表中共绵阳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绵阳军分区,向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族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绵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绵阳改革发展的台胞台属、侨胞侨属及各界友人,致以节日的祝福!
罗强说,即将过去的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加快释放科技潜能,科技城建设取得新突破;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保障发展大局坚强有力。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各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智慧和心血。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察实情、建真言、献良策,提出了许多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绵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强说,2014年,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指导思想,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工作基调,围绕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继续实施“六大发展战略”,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推进科技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关系全市人民福祉,关乎绵阳长远发展,需要包括大家在内的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把绵阳发展取向作为工作的重要指向,把绵阳发展定位作为履职的重要方位,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界别广泛、影响重大的优势,围绕全市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踊跃投身绵阳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树立和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我们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独特优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积极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开创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新局面。
张世虎主持会议并代表市政协作新年致辞。他说,2013年,全市各党派、各族各界在中共绵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着力突破,全市经济、文化、生态建设全面进步,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一年来,市政协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把惠及民生作为出发点、把促进和谐作为落脚点,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展示了人民政协心系民众、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的良好形象,政协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与全社会的广泛赞誉。新的一年,我们要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坚决维护市委的领导,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以创新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为推进我市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作出新贡献。
民革绵阳市委主委郭兴林,市工商联副主席、富临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亿中,新华公司总经理王运先在茶话会上发言。市领导李炜、陈兴春、杨娟、杨令泉、付康、张学民、刘文榜、王黎、王瑜、任建民、赵琪、郑蕾、文久喜、艾尚林、沈其霖、胥跃东、宋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莫亚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支卫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羊群、管委会主任魏德谦,市老领导赵文定、廖世孔、杨步润,以及驻绵部队、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港澳台侨属等各族各界代表出席茶话会。(绵阳日报记者 葛永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