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入一线访民情 真心实意解民忧――市委常委“民情日记”综述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4/12/5
道路有违章停放的机动车、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处理污水、社区文娱活动场所少……这是我市市委常委“民情日记”里记载的一条条民生诉求,串起了他们走过的“民生足迹”。“现在的干部知道我们想哪样、急哪样、缺哪样,都是我们的贴心人啊……”领导干部作风大转变,群众发自肺腑地说。
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党员干部利用工作之余开展“访民情”工作作出部署后,市委书记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率先垂范,深入一线“访民情”,记“民情日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吴群刚,市委常委李炜、陈兴春、杨娟、付康、李亚莲、颜超、张学民、刘少敏、李江、唐炼、吴显仁,也纷纷利用工作之余,倾听民意,解决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传递到群众中去。
   探 索
访民情、办实事,创新服务方式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三走遍一深入”活动,市级领导干部要走遍全市289个乡镇(街道),县级领导干部要走遍全市3789个村(社区),乡镇、村干部要走遍农村所有家庭。市、县两级机关及直属单位县、科级党员干部要深入联系村、联系社区,深入重点服务对象。
如何真正深入群众知民情,做到心中有数?如何才能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如何有效避免干部下访走马观花,做到持之以恒转作风?
9月19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创新举措,印发《全市党员干部利用工余时间开展“访民情”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工作之余访民情,深入走访群众,广泛听取民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事,并用“民情日记”的方式予以记载。
“访民情”工作作出部署后,市委书记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利用工作之余,带头“访民情”,记“民情日记”,深入一线倾听民意、解决问题,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罗强在民情日记中写到,“走在河堤上,看见很多市民在此锻炼身体,当时天色已晚,但河堤上路灯却没开……于是立即安排政府分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路灯管理、河道管理、环境治理等问题,要求进一步理顺对城南新区的城管体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林书成在访民情时了解到,外国语学校附近路段车流增大,占道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车辆通行,给周边居民出行造成了很大困难,他立即安排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同志制定该片区交通组织方案并抓紧实施。“访民情”是密切联系群众、融洽干群关系的好方式,“民情日记”只有领导干部用心记,把群众的诉求落到实处,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才能不流于形式,切实为百姓解忧。“11月12日,晚饭后在三江大坝附近散步,看见涪滨路上有几辆运输渣石、建材的卡车,由于车辆遮掩不严,行驶时有渣石掉落的现象,而且部分车辆的轮胎还附有泥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市委副书记张锦明随身带着自己的民情日记本,时刻谨记民生无小事。经及时安排处理,目前,该路段的工程运输车超载、扬尘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很少看到违规运载了。
11月14日,在绵盐路游仙区与三台县交界处游仙侧,有一家体量较大的废品回收站,回收站旁有一垃圾集中处理点,焚烧废弃物时,黑烟滚滚,气味刺鼻。当市委副书记吴群刚了解情况后,当即向相关区县通报了情况,责成当地尽快整改。
实 践
听民意、解民忧,用行动见真章
访民情、写日记,领导干部能掌握群众的第一手资料,增强了民生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因为晚高峰交通拥堵,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炜要求市重点办在统筹2015年市政重点项目时,将交通安全设施纳入考虑;请交警支队对交通组织问题再研究,重点解决好人车混流问题和违规入市车辆管理问题,并关注国内其他城市解决同类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一篇三四百个字的日记,也许不能改变什么,当它承载着群众的诉求、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时,它就事关人民幸福、事关社会和谐,它展现了我市市委常委们转变作风的实际行动和对群众切身的关怀之情。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兴春在“三走遍一深入”活动中,结识了困难户李文友一家,在了解李文友家的实际情况后,陈兴春研究,从市委政法委行政经费中挤压一笔资金;召集游仙区委政法委、游仙镇有关负责人帮助李家进行房屋修葺。没有长篇大论,民情日记的结尾陈兴春只写了一句话,“下步,我还将继续跟踪帮扶。”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市委常委在“访民情”是发现的问题,属自身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要及时主动解决、抓好跟踪问效。属其他领导分管或其他部门职责的问题,都及时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市委、市政府也明确要求,接到问题的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属地负责原则,立查立改主动解决。
12月4日,涪城区石塘镇农民白林向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娟反映,去年涪城区石塘镇在其农房修建过程中已审批并已划红线,今年又要求其拆除。杨娟得知情况后,立即电话联系涪城区政府主要领导,要求进行调查督办,积极妥善处理。目前,涪城区已着手调查了解情况,并与当事人取得了联系,主动听取意见。
11月6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付康的民情日记中记录道:“在南山街道南塔路社区,陈莲同志反映,该社区目前还存在社区管理幅度过宽、人手紧张,社区活动阵地狭小、空间受限等困难。”随后,他立即督促整改,目前,市委组织部已组织对各县市区社区工作力量配备情况进行督查,要求按人口规模配齐工作人员;涪城区与电子九所进行了协商,拟将电子九所原办公区职工活动中心改建为南山街道南塔路社区新的办公区,极大改善该社区服务环境。
10月17日(星期五),晚上6点多,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李亚莲在途经涪江三桥时,发现附近路段交通十分拥堵。向出租车司机了解得知,由于涪江三桥进行安全检测和加固工作,桥面设置围网占用部分车道,是造成拥堵的原因。“告知市交通运输局,希望加快桥面作业施工进度,争取早日拆围。”10月28日,全部三桥维修工作完成,并开放交通。
体 会
面对面、心贴心,密切党群关系
“日记”是形式,“办事”是手段,为民解忧是效果,促进全市经济文化生态发展是最终目的,市委常委们始终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民情日记”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
11月5日,市委常委、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颜超在经过迎宾路时,看见路上部分广告牌的画面已经被风吹烂了,与周围美丽的环境形成了极大反差。他立即督促整改,目前,科创区管委会行动迅速,有关部门立即对辖区内的广告牌进行了全面的查看,并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形成责任,以确保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9月27日,听到有群众议论今年国庆氛围不浓。”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民的民情日记写道,28日,他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要求相关部门增挂国旗、标语,增加LED频率,增加群众文化场次,做好门前美化,加强宣传报道等。在国庆期间,为全市营造了热烈节日气氛。“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定要得到彻底解决。”市委常委、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少敏在11月4日的民情日记中写道,北川新县城友谊园内的永昌镇老年活动中心内未设置卫生间,很多老人上卫生间较为不便,了解情况后,他安排分管城建的副县长、住建局、永昌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尊重民意”的原则抓紧研究解决。
在江油市单元化联户共建共享工作推进中,各乡镇村社推进工作不平衡,标准不统一。11月19日,市委常委、江油市委书记李江要求组织部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统筹,保障村社的办公经费;乡镇要充分发挥普通党员作用,发扬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制定城区工作标准。目前,村社的办公经费已经落实。
11月13日下午2时,市委常委、绵阳军分区政委唐炼与三台退伍军人景安红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景安红的诉求。“14日下午,我召集专题会议研究明确了‘两无’人员(无档案、无退役证)人员的处理办法。”11月18日,三台县人武部报告,景安红优抚事宜已办理。“10月9日,向基层群众了解到,个别基层组织在保险销售中存在方法简单的情况。”市委常委吴显仁随后召集金融办、农办、财政局、保险企业等部门进行了研究,要求保险企业不能只依靠基层组织的帮助,要在产品营销上下功夫,让农民主动参加保险、从中受益。
正是广大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一件件的狠抓落实,进一步疏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扩大了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面,给干部与群众以交心谈心的机会,切实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民情日记”,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干部作风的转变,大大提升了基层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民情日记”这一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的抓手,正在翻开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崭新篇章。(绵阳日报 赵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