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丰“汉州农民三宝”之草莓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 2013/3/12






    阳春三月,川西平原大地铺金嵌玉,菜花黄,麦苗绿,一片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明媚的春光中,满目可见南丰镇七玉村的田地里到处是辛勤农人的背影,处处透露出甜美和谐的生活气息。呼吸着空气中沁人心脾的泥土清香,走进草莓大棚,笔者见到了早就耳闻的草莓种植能手、七玉村致富带头人--聂天乐。憨厚、诚恳的老聂向我谈起了他的故事……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的热潮,聂天乐也和同乡村民一样到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希望凭着自己的力气和汗水能积攒点钱贴补家用。1996年,在城市打工的老聂发现了草莓卖价不便宜且很受欢迎,他眼前一亮,觉得草莓前景广阔,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南丰镇开始草莓种植。他用自己微薄的积蓄大量购买农业技术书籍钻研技术,外出到各地请教种植高手,辛勤的汗水终于有了收获,当年栽种仅4分地的草莓,竟收获800多元,而当时种一亩小麦收入才有100多元收入。初次成功的惊喜让他增添了信心,他决定扩大种植规模,承包村民的土地继续种植草莓。看到老聂种草莓富裕了起来,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无私的老聂向前来请教的乡亲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还帮助村民检查草莓长势,提醒村民防虫防害。到2003年,七玉村的草莓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0多亩。货一多,销路开始有了问题,于是,老聂找到好朋友周寿林一起到省内外各地宣传推广,联系销路,并将市场成功拓展到了广元、南充、陕西等地。
    南丰镇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宜草莓生长,但也不无风险,每年冬春季的一次雨雪、霜冻、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往往就会使草莓种植遭受数十万元的重大损失。2008年,汶川大地震也使他们运往广元的6000斤草莓因道路中断烂在了路上。面对各种困难,老聂一度也犹豫彷徨过,但不服输的个性让他坚持了过来。
    七玉村草莓种植的情况引起了南丰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数次亲自带队到草莓基地调研,对老聂的钻劲、拼劲和闯劲大加赞赏,鼓励他鼓足信心,力求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党委、政府不仅通过政策、资金进行扶持,镇领导还专门邀请省市各级专家现场指导草莓种植,带领他们到双流、绵竹、江油等草莓种植基地学习取经。
    眼界开阔了,又有党委、政府的强力扶持和引导,老聂种植草莓的信心更足了。2010年10月,老聂联合组织了几十户村民成立了七玉草莓生产合作社,树立了“种植无公害、经营讲诚信”的理念,坚持用“自然杀虫法”,不用农药,坚持全部施用有机肥,宁可产量少,也要绝对保证草莓质量。从2010年起,连续通过省市农业检测部门各项指标达标检测,还被德阳市相关部门授予“蜀道牌”草莓商标。现在七玉草莓种植基地的草莓色泽鲜艳,香气怡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营养价值高,且细嫩多汁,口感极佳,赢得了顾客的喜爱和商家的青睐。几年下来,南丰镇的生态草莓早已遐迩闻名。近两年,他们先后获得“优秀乡村人才示范岗”、“德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优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光荣称号。2012年10月,在青海西宁-四川德阳农畜产品产销合作洽谈会上,南丰镇的草莓又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肯定,获得“名优农畜产品”称号。
    如今的七玉村草莓合作社草莓已有章姬、红颜、甜查理、丰香、巧克力、丽红六个品种,种植面积已达到150亩,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草莓超过200余亩,年产优质草莓70余万斤,不仅占领了德阳、成都等周边市场,还大量出售到陕西、河北等省区。七玉村的优质草莓已成为南丰的名片“汉州农民三宝”之一。
    现在,老聂又有了新的想法和规划,成立了团支部,发展村民团员,培养后备技术人才;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村民一起致富;还要继续出去学习,争取把草莓做得更好……
    阳春三月之美,在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绽放,七玉村的草莓用花一样绚烂诱人的果实,让这片热土洋溢着绚丽的春光。朴实无华的老聂和以他为首的合作社用勤劳和汗水唱出了对新生活的激情和梦想。
    我们相信,他们带着新农村建设的美好遐想,在这片肥沃土地上将会演奏出一曲更加动人的南丰镇生态农业的乐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