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四川省
全省
综合
文章详情
古蔺县加快发展精品旅游
2020年09月24日
10
阅读
来源:古蔺县委宣传部 2013/10/31
3月,古蔺县举办“双沙菜花旅游节”,2万多人醉游花海;7-8月,举办黄荆老林旅游季,3万多人畅游黄荆;8月,举办箭竹苗家情人节,2万多游客的到来,让箭竹乡大黑洞景区第一次感受到热闹。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一波波旅游的热潮,使古蔺旅游走出深闺,唱响旅游大戏。
古蔺旅游发展难题如何破解?立足县情,古蔺县提出培育成熟以“‘运动、健康、快乐’为主题的新旅游概念,将古蔺打造成为以县城为中心,以酒文化体验园区、红色文化体验园区、民俗文化特色园区、黄荆生态运动园区为基地,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原生态旅游牌”、“红色旅游牌”、“名酒文化旅游牌”、“民俗文化旅游牌”成为古蔺破解旅游发展难题的四张牌。
打好“原生态旅游牌”。古蔺县地处川黔结合部,境内拥有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黄荆原始森林,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赤水十丈洞一衣带水,是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的延伸。黄荆风景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内处处蓊蓊郁郁,枝桠蔽天,流泉飞瀑,是罕见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主要有普照山、八节洞、环岩、笋子山林场、官山万亩林海等景点,荣膺2007发现中国新美景最高奖“最具吸引力新美景奖”。
叫响“红色旅游牌”。古蔺是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主战场,1935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在古蔺转战了54天,三渡古蔺,书写了世界军事史上的绝妙之笔。古蔺县境内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古蔺位于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贵阳-遵义-仁怀-赤水-泸州的重要节点,境内的太平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四川省八大名镇之一,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做亮“名酒文化旅游牌”。素有“美酒河”美誉的赤水河,串联起茅台、郎酒、泸州老窖、习酒等名酒,名扬四海。“美景”、“郎泉”、“宝洞”、“工艺”是中国名酒郎酒的四宝。宝洞贮藏酒飘香!天宝洞、地宝洞是位于二郎滩绝壁上的天然溶洞,面积达1.42万平方米,洞外花木扶疏,绿树成荫;洞内冬暖夏凉,温度(常年19℃的恒温)、湿度适中;洞内石笋、石山、石花、石乳千姿百态,大小通道,迂回宛转,犹如一座巨大的迷宫。踏入洞内,只见上万只硕大的酒坛密密麻麻地排放,如此瓮坛成阵,堪称举世奇观,堪称中国一绝,世界唯一。1999年,天宝洞做为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存记入吉尼斯世界大全。2006年,天宝洞、地宝洞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郎酒酿造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抓活“民俗文化旅游牌”。古蔺县境内有汉、苗等13个少数民族,有箭竹、马嘶、大寨三个苗族乡,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别具特色的“黄家扬琴”,魅力独具的“苗族踩山节”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巧借外力 走好“融合路”
古蔺县处于“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的重要位置,但和江津四面山,赤水四洞沟、十丈洞等全国著名风景区相比,古蔺旅游有资源没优势?巧借外力,走“融合路”是破解古蔺旅游发展难题的最佳选择。
如何借得外力,走好融合路?离古蔺黄荆老林仅40余公里的赤水四洞沟、十丈洞风景区成为黄荆老林风景区融入“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的借力点。为借赤水旅游之势扬古蔺旅游之帆,近年来,古蔺县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叙永震东到古蔺旅游主干公路的升级改造工程;投资2155万元,建成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陈列馆新馆及附属设施;投资360万元建成了古蔺到红龙湖景区的旅游公路;投资1700万元,完善了黄荆老林景区的游道、游人解说中心、停车场等设施;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了古蔺到赤水旅游公路,使黄荆老林和赤水十丈洞、四洞沟成为川黔旅游黄金线上的三颗明珠。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拉近了古蔺与外界的距离,让古蔺旅游融入“川黔渝旅游金三角”成为可能。今年,古蔺县顺势启动了精品旅游发展战略,“黄荆老林旅游季”等系列旅游活动开启大幕,“川黔生态大峡谷自行车穿越活动”起点选在十丈洞风景区,终点设在黄荆老林风景区,十丈洞和黄荆老林以“川黔生态大峡谷”的美名第一次紧密的连在了一起。《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省市媒体的联合报道,又一次让古蔺旅游走出深山,迎来了更多的关注。
发展精品旅游,打造精品旅游名县,古蔺实现了黄荆与十丈洞的融合,更掀起了“郎茅共舞”,打造以郎酒茅台为核心的赤水河美酒文化之旅;“古习一线”,叫响古(蔺)习(水)红色文化之旅;“民族一家亲”,抓活川滇黔民族民俗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新热潮。
今年,古蔺县顺应省、市打造“白酒金三角”、“中国的白酒波尔多”的形势,提出了将郎酒所在地二郎镇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特色白酒小镇,融入“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郎酒”“白酒金三角”的大构想;建成古蔺太平镇到习水县土城镇旅游公路,把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和土城陈列馆连为一线,丰富了红色旅游的深刻内涵;举办2009·箭竹苗家情人节,邀请川滇黔三省8个县市少数民族代表参与“绝对多彩——川滇黔苗家才子佳人大搜寻”活动,实现了古蔺民族民俗文化与川滇黔民族民俗文化的融合。
借势发力 踏上“快车道”
打造精品旅游,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是前提和基础。2008年,具有国家甲级旅游规划资质的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对古蔺全县旅游开发进行了总体规划,编制形成了太平、二郎旅游总体规划,太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太平红色旅游项目设计,黄荆集镇旅游总体策划和黄荆旅游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立足后发优势,古蔺县强化了资源深度开发,丰富景区内涵,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全力提升黄荆风景区、太平红色旅游区、美酒河风景区知名度,积极申报国家AAA、AAAA级风景区。
为提升古蔺旅游整体营销和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今年,古蔺县与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达成旅游整体营销推广合作协议,双方采取“营销咨询管理”模式合作,组建古蔺旅游营销中心。根据古蔺大旅游发展规划,培育成熟古蔺旅游专线,承担古蔺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营销及景区门票总代理。首期合作期限从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力争实现年度景区游客较上年增加20%-25%的目标。
随着境内外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加大和黄荆原始森林等景区知名度、美誉度、景区接待能力的不断提升,古蔺旅游产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机遇。今年,古蔺县顺势启动了精品旅游发展战略,先后举办了“双沙菜花旅游节”、“黄荆老林旅游季”、“箭竹苗家情人节”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8月22日-23日,为期两天的古蔺2009·箭竹苗家情人节,迎来了2万多游客,整个大黑洞景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位小姑娘一天就卖出火腿肠1000多根,一个卖水果的老板一天卖了3吨水果;同期,从成都出发,由60辆自驾车、160人组成的“生态泸州·清凉黄荆”自驾游团队先后到黄荆原始森林、大黑洞景区参观、休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古蔺全县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6亿元,同比增长均在五成以上。
高标准规划,大力气建设,大手笔营销促进了古蔺精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川黔高速公路、宜宾-古蔺-茅台高速公路、古蔺-二郎高等级公路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干线的建成,盛装以待的古蔺旅游,必将释放出无限的魅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