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泸州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很多事,每一件事都影响着泸州和泸州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国卫复审、不动产统一登记、泸州国家高新区授牌、‘国家园林城市‘授牌、两次强降雨……”记者就2015年我市部分新闻热点事件进行盘点,每一件事对城市发展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大作用,与每一个泸州人都紧密相关。
迎国卫复审;
共建生态宜居城市 ;提升市民幸福感
“城市环境越来越好,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背街小巷的道路变得平整、干净和整洁,卫生死角越来越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遵守公共秩序正成为市民的良好习惯……”2015,这些都是泸州人对城市环境最直观的感受。
泸州的创卫之路走了近25年,日日不已,久久为功。经过泸州人的努力,泸州创卫冲上了顶峰——夺得了“国家卫生城市”的金牌。2015年,再次迎来泸州5年一次的国卫复审,“创卫攻坚战”、“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创建为民、全民创建”的主线成了这座城市发展和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不竭动力,让“国家卫生城市”的金牌一直在泸州绽放光芒。
如今,泸州成为“依托成渝、对接滇黔、拥江发展、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大都市,市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国家园林城市
探索新路子 ;圆绿色城市梦
2015年4月28日召开的四川省风景园林工作会议上,泸州、德阳、眉山、自贡被正式授牌为“国家园林城市”。这是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之后,泸州市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金字招牌”。
近年来,泸州以打造“山水园林”为目标,坚持将“创园”工作与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相结合,探索出“旧城区见缝插绿、新城区景观建绿、城郊结合部生态造林”的城市绿化新路子。
泸州以绿地系统规划为指导,以科技建绿为支撑,以文化建绿为内涵,形成了以40多条城市主干道绿化为骨架,30多个公园、广场为重点,单位、居住区、街头游园、中心城区绿化为网络,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显现了泸州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同时,我市将泸州历史文化、诗酒文化、红色文化与城市景观相融合,打造鲜明的城市个性。
创新创业
注入新活力 ;主导新方向
城市的发展秉承着城市人的各种创新精神和创业举动,创新和创业既串起了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当城市被注入全新的活力,也拥有了不竭的动力。
截至2015年12月,泸州市创新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共征集到创新创业项目699个。据了解,目前我市建成市级以上各类创业园区、孵化基地14个,吸纳各类创业项目249个,在园项目169个,带动就业11194人,为入园创业者提供物业、场租等各项优惠达2825.48万元。
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屡见不鲜,他们靠智慧和坚持一路走来,赢得了掌声和认同。来自叙永县正东镇石桩村的万永吉,经过努力考上大学,并在北京过上了好日子,多年后回到家乡承包大片土地,干起了农业种植。从试验的一两亩地到现在的几千亩地,从自家种植到集体种植,带动村里村民一起致富。
电子商务
电商平台 助力个人创业和企业发展
近年来,泸州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特别是2015年,“互联网+”浪潮下的泸州电子商务发展亮点纷呈。
2015年9月17日,第三届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泸州电子商务中心招商推介会举行。推介会上,京东商城、泸州老窖、万企共赢、58同城等企业正式签约入驻泸州电子商务中心。截至目前,泸州电子商务中心已入驻电商企业31家。
位于西南商贸城二期的泸州电子商务中心是泸州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该中心总规划18万平方米,近期8万平方米,分为电商孵化区、泸州酒网产业区、电商中心综合服务区与生活配套区,以及快递仓储物流区四大功能区域。
近日,记者从泸州电商中心综合科获悉,泸州电子商务展示中心已投用,市民、商家、游客可通过实地参观,详细了解本地电商发展情况、政府对电商的扶持政策,更好地利用泸州电子商务中心这一平台,助力个人创业和企业发展。
文明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城市环境更宜居
文明劝导员正在执勤
作为四川省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城市,从2015年起,泸州正式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从2015年开始连续3年,我市将接受中央文明办暗访测评。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块城市名片,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也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转型发展的泸州而言,是培植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全体市民来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2015年5月25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市进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阶段。我市突出重点抓创建,大力实施信仰信念工程、文明素质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畅通工程、市场建设工程、环境优美工程。在创建过程中,增强了市民的文明意识,弘扬了新风正气,传递了正能量。同时,加强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整治了“三无”小区和卫生死角等,让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
暴雨袭击
一个夏天;遭遇两次强降雨袭击
2015年,我市遭遇两次强降雨袭击(“7·14”和“8·17”)。2015年7月14日凌晨5时,泸州出现强降雨天气,城区内涝成灾,大量车辆、房屋被淹,周边高速公路关闭,城区公交车改道,山区出现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立即展开各项救援工作。
2015年8月16日晚至17日下午5时,叙永县遭受强降雨袭击,导致13个乡镇受灾,多座房屋损毁,各级部门组织公安、武警、消防、应急民兵和干部群众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8·17”洪灾过去9天后,《叙永县白腊苗族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15-2017年)》正式印发,对重建的时间进度作出明确安排。在“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基本原则的统筹调度下,受灾群众搬迁安置有序推进、灾后重建责任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重建和产业发展进展顺利。在群众住房恢复重建方面,针对有劳动就业愿望的受灾群众,给予其在异地购买商品房一次性补助等措施;在产业发展方面,针对山高坡地多的特点,发展优势种养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
不动产统一登记
提高服务效率 ;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之日),在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大厅内,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为泸州市民申庆颁发了全国首批不动产权证书,同时意味着四川首张不动产权证书在泸州诞生。
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将分散在国土、住建、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承担不动产统一登记,通过立法规范登记依据、明确登记程序、界定查询权限,整合相关登记职责,实现不动产登记依据、登记机构、登记簿册和信息平台“四统一”,促使不动产登记更加规范,不动产交易更加安全,保障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记者从市国土局了解到,我市始终围绕“全市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实现依据、机构、簿册、信息平台四统一”这个中心任务,统一安排部署,要求市本级和泸县先行先试,确保在2015年3月1日正式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取得工作经验后在全市推广。2015年12月1日,古蔺县正式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泸州市所有区县均实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全市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地级市。截至2015年12月9日,我市共发放不动产权利证书3.8万本、证明4.82万份。
不动产统一登记,促进了不动产登记信息更加完备、准确、可靠,进而保障交易安全,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更加便民利民。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
一地设立 ;四省受益;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
2015年12月,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完成全部建设,并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四部委正式验收,即将封关运行。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可开展业务包括:保税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经海关批准的其他国际物流业务等。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14年10月批准设立,是全省第二家,也是川滇黔渝结合部唯一一家,起到了“一地设立,四省受益”的效果。项目位于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内,总投资2.5亿元,规划面积314亩。已经建成封闭式仓库5座50078.14平方米,集装箱堆场16911.53平方米,累计仓储面积近8万平方米。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后,近期可实现进出口货物的货值10亿元,进出口商品线上线下的交易量10亿元,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值10亿元,到201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排名进入全省前5位。
泸州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一期)位于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大楼一楼,销售的产品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摩尔多瓦等20多个国家,约有500多个品种。目前正在进行泸州进口商品保税直销中心(二期)的建设。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集聚创新资源 ;打造产城单元示范园区
2015年2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泸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4月17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为泸州国家高新区授牌。
泸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做优发展环境,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及科技服务业。据了解,预计到2018年,泸州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达到 1000 亿元,税收收入达到3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0家。力争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打造成为知名的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城单元示范园区。泸州创建国家高新区,在更高层次平台上汇集和配置资源,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打造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示范区。
记者从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到,2015年,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签约168亿元,共签约20个项目。其中,包括华为大数据中心项目、省信用联社灾备中心大数据项目、智通机器人项目、东方宇虹、南瑞集团等。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有智能电网产业园和大数据产业园,引进龙头企业,对泸州打造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大作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