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荡湖,上海市和江苏省的交界,过去处于“三不管”地带,水质堪忧,如今正成为一体化治“绿”、一把尺“联防”流动的生态样板。从打通断头路到联合河长常态化,从生态补偿踏前一步到治绿标准齐步走,随着国家战略的升级实施,长三角正在碧水烟波中奏响生态绿色的协奏曲。
标准“一体化”:一桥飞架“断头路”
8月21日,在东航路元荡桥的建设路段,班长钱杨正在桥上协调材料的铺设,从桥头到桥尾一天能走上3万多步。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他笑言,一天下来工人要喝二三升水,却很少去厕所。
旁边,是贯穿江苏和上海的慢行桥建设工地。正在规划的滨湖公园里种下了一整片的黄金菊,站在岸边能清晰看到1.5米水深处的水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四类水质,希望通过整治,实现水质优化,河中心的界桩以后也将全部拆除。
元荡湖是沪苏最知名的一条界河,两岸分别是上海市青浦区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到9月30日前后这里将正式通车,往返将缩短至5分钟。
一体化让周边治理标准从源头就开始统一。过去“断头路”打通是各管各家,如今在规划伊始,从施工主体、建设单位、跨区审批等就共同协商,后续程序的办理协调也加快并联,未来还将实现一个主体、一张蓝图、一个标准。“打个比方,这条断头路中江苏段的侧平石用的是花岗岩,上海段本来审批的是混凝土,第一时间就统一调整了。”青浦区长三角区域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蔡智慧说。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分布着“一河三湖”(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等重要水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围绕“山水林田湖”共同体,到2035年示范区的蓝绿空间占比要达到68%,其中先行启动区达到75%。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未来示范区将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平台管实施、一套标准管品质。
治绿“一把尺”:“联合河长”成常态
一体化治绿、“联合河长巡河”已经成为共识,多地联动治水正在形成机制。浙江的南浔、桐乡等地联手建立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江苏积极构建江浙沪跨区域治水联盟,治水矛盾不上交;上海明确了河长日常巡河、河长办共同巡河、民间河长志愿巡河等模式,建立了存量问题清单制、增量问题工单制的处置机制。
清溪河(麻溪港)是江苏苏州吴江区盛泽镇与浙江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的界河。8月18日下午,盛泽镇河长办副主任宋雪峰和王江泾镇麻溪港镇级河长孙琪,顶着烈日,共同乘船巡河,发现问题马上拍照记录。这样的联合巡河,他们每两个月都会进行一次。
十多年前,这条界河曾被严重污染,鱼虾绝迹、河道淤积、水葫芦泛滥,两地关系一度“剑拔弩张”。2018年,吴江区和秀洲区共同出资1亿元对界河实施联合清淤,疏浚河道10.5公里。“沉积几十年的淤泥,几个月就清除了,效率这么高,关键靠两地携手。”宋雪峰说,现在工作群里“问题消息”越来越少,两地合作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最近,长三角三省一市相继发布“同名文件”《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三省一市,省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自然资源禀赋各异,缘何要实施同样的执法标准?把这个疑问放在长三角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了:三省一市将统一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统一执法、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用“一把尺子”加强生态环境的执法监管。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局长胡明忠表示,长三角地区界河(湖)众多,仅靠一方努力很难取得理想效果。随着联合河长制不断深化和推广,更多治水矛盾在基层就能得到解决,无需再“上交”,将有力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
责任“一肩挑”: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
新安江是皖浙两省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江水注入千岛湖,安徽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近70%。2010年,杭州市千岛湖部分湖面出现蓝藻异常增殖现象。问题凸显,新安江上下游协同保护新安江水质,势在必行。
2012年,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开始启动。首轮试点为期3年。每年设置补偿基金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亿元、皖浙两省各出资1亿元。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
创新的制度设计,开启我国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的“新安江模式”。如今的新安江,一江清水逶迤,两岸山岭绵延,白墙黑瓦的徽州民居,在色彩斑斓的山林间时隐时现,美景如画。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皖浙两省在生态补偿机制上的探索打开了新视野。安徽已与江苏、浙江签订跨界水域联防联控协议超过10份。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模式”如今正迅速推广,沪苏浙毗邻区域的“联合河长制”步入常态化运行,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愈发成熟。一个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为创新发展添成色的“美丽长三角”渐行渐近。
新华网 2020年8月26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