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对市审计局来说,是一个轮回,也是一段跨越,更是一次蜕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审计局共组织实施审计(调查)项目339个,查出问题金额250.57亿元,促进增收节支4.03亿元,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4.22亿元;被采纳审计建议281条,促进建立完善规章制度106项;发现并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54条,4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015年度审计处理结果报告、2016年度审计工作报告获得市人大常委会满票通过(均属广安设市以来的首次);连续五年获得全市绩效考核一等奖,并被省审计厅评为审计业务工作绩效考核优良单位……
一组组数据,一次次突破,一项项荣誉,展示了市审计局主动作为、砥砺奋进的丰硕成果,诠释了广安审计人尽责担当、依法履职的忠诚初心,彰显了广安审计在服务政府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坚持审计更高政治站位
政治高度决定审计深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审计局坚持以政治信仰指引审计的思维理念,始终站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系统思考、谋划和推进审计工作,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贯穿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主动将审计监督融合于党内监督,紧密结合审计职责任务和履职特点,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在所有审计项目实施中都紧盯“关键少数”,突显权力运行主线。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广安审计实现了从“审财务”到“审权力”、从“查问题”到“查责任”的转变。
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谋划实施审计。坚持立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谋审计、抓审计,自觉着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想问题、看问题。以促进政策措施落实为目标,确定审计计划和工作重点,实施审计项目站高位、抓细节。揭示反映问题注重把握“三个区分”,推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寓审计监督于服务之中。坚持以审计监督的独特视角,通过审计项目实施和案例解剖,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剖析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建议。仅2016年,该局共组织撰写《审计建议》和《审计要情》36篇,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25篇;被采纳审计建议65条,促进制定完善规章制度32项,催生出台了《广安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审查办法》《广安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规范》等系列文件和规定。
聚焦改革 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审计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积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向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聚焦政策贯彻落实,在各项审计中都关注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并持续开展跟踪审计,按季形成审计报告和要情专报,有效推动了项目落地、资金盘活、简政放权,破除了政策落实“中梗阻”。
坚守保障和改善民生底线。聚焦富民惠民,将扶贫审计作为首要任务,对6个区市县扶贫资金、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连续五年对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促进取消不符合保障条件对象资格467户,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02万套;组织开展城镇污水处理专项审计调查,为保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民生政策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好公共资金“守护神”。聚焦提升资金效益,持续深化财政管理审计,组织对年度市级财政管理和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审计,对43个市级部门开展了预算执行审计和决算草案审签,对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开展了专项审计,对财政存量资金和预算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了专项检查,提高公共资金分配使用效益。
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聚焦规范权力运行,对6名党政主要领导和58名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凸显了审计在助推反腐倡廉上的重要作用。同时,牵头制定并提请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市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五年规划,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扩面、提质、增效。
着力推进政府有效投资。聚焦项目落地见效,完成政府投资审计项目155个,核减投资额3.53亿元。同时,主动跟进省市“项目年”决策部署,重点关注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时效、投融资机制和要素保障,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创新引领 审计质效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审计局准确把握审计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以创新为引领,致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打造特色亮点,推动审计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
“三型”审计机关建设初见成效。冷静审视现状,狠抓创新管理,响亮提出在全市审计系统加强“学习型”“效率型”“质量型”机关建设,并分别印发实施意见,明确任务举措。随着“三型”机关建设的持续加强,审计能力不足、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创新不够等突出问题得到破解。
优秀审计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该局重新修订《审计质量管控办法》,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溯制度;出台《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把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一系列非常举措,该局组织实施的华蓥农商行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项目,被评为全省2017年优秀审计项目。
审计整改结果公开试点在全省率先推行。每年提请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1次审计整改工作,会同市督查办、市人大和市政协相关专委会对全市审计整改情况开展1次专项督查,由市政府领导对审计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审计整改结果公开试点工作,2016年选择了5个单位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审计整改结果,并从2017年开始逐步扩大试点公开面。
投资审计从“审造价”回归监督本位。坚持聚集主责主业,着力推进投资审计“转思路、转职能、转方式”,全面回归审计监督本位。在投资审计中除继续关注建设资金跑冒滴漏外,更加注重加强对政策落实、权力运行和履职尽责情况的审计监督,不断强化各主管部门和参建单位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促进政府健全完善了投资项目监管办法和问责机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综合审减率呈逐步下降的良性趋势。
审计移送线索成案率逐年攀升。主动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融入全市反腐败工作大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疑点,紧盯不放、深追细问、查深查透。仅2016年,该局发现并向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主管部门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6条,涉及113人,已有64人受到处理。
持续用力 打造广安审计铁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审计局坚定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用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务实创新、敢于担当、善于管理、纪律严明,与履行审计职能相适应的广安审计铁军。
让队伍更“活”。积极汇报争取,新设了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审计信息中心、综合与计划管理科和教科文卫审计科4个内设机构,新增了机关党委书记、副书记2个职位,全局有19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系统活力得到有效激发;采取上挂、遴选、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新增工作人员23名,长期聘用专业技术人员12名,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织举办全市审计系统职工运动会、“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让能力更“强”。主动跟进省审计厅关于“能力提升年”“能力素质建设年”的安排要求,制定出台《加强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学习教育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开办广安“审计小讲堂”;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支持干部职工自主学习、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推进干部培训常态化,对新进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选派年轻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审计进行实战练兵,促进审计干部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让作风更“硬”。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接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作风建设作为根本抓手,坚持以上率下,持续正风肃纪。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在手上,加强纪律约束,制定完善制度规范;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审计现场管理,采取系列措施重点加强投资审计廉政风险防控,促使审计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恪守职业操守、保持清廉形象。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审计局必将不忘初心、忠诚履职、主动作为、砥砺前行,扎实推动全市审计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努力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提供更加坚实的审计保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