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8年广安秋粮生产形势稳中向好趋于乐观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国家统计局广安调查队 2018/9/26

为全面了解广安市大春生产情况,今年8月份,广安调查队会同市统计局、市农业局、市气象局深入各大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及粮食抽样调查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全市秋粮生产形势面积略减、单产略增,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谨慎乐观态势,预计增产幅度0.4%。

一、2018年广安秋粮生产基本情况

(一)播种面积:监测点上降幅较大,面上略减

1.点上情况。据县级粮食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广安市4个产粮大县80个调查点大春粮食播种面积为11283.4亩,同比去年减少535.1亩,减4.7%。其中,水稻6475.8亩,同比去年减324.7亩,减5.0%;玉米3652.5亩,同比去年增140.8亩,增3.9%。另据省点粮食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16个省点大春粮食播种面积为2489.6亩,同比去年减16.1亩,减0.6%。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同比减12.6%,玉米播种面积同比增11.9%。点上情况显示,2017年秋粮播种面积降幅较大。

2.面上情况。据广安市统计局初步统计,2018年广安市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同比约增0.5%。广安市农业局认为,2018年广安市派出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积极开展大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推广集成技术、精心指导,耕地改良后部分耕地面积有所增加等因素影响,总体播种面积约增0.5%。从4个产粮大县面上抽样调查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秋粮播种面积是稳中略减。

(二)单产水平小幅提升

1.调研情况。调研发现,今年秋粮作物尤其是玉米及水稻因采用了良种良法,加之气候条件较好,玉米普遍个大满尖,水稻普遍蕙长粒多。经与农户座谈,大家普遍认为,今年粮食收成较好,玉米及水稻的亩产水平较去年平均可能增产10公斤左右。

2.实测情况。据实测结果显示:广安区彭家乡马贩村玉米单产44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5公斤;顾县镇大圆岽村,玉米单产465.1公斤/亩,比2017年(421.3公斤)亩增43.8公斤;石垭镇梅子村,水稻单产566公斤/亩,比2017年(559公斤)亩增7公斤。从4个大县实测情况来看,多数田块水稻单产水平在570公斤左右,个别田块突破600公斤;多数地块玉米单产水平在440公斤左右,个别地块突破500公斤。单产水平较去年略有提高,增幅为0.7%。

二、2018年广安秋粮生产的有利因素

(一)行政保障有力

一是全力普及良种良法。全市水稻、玉米等良种供应到位,达到99%以上;全市普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集成技术,技术服务指导到位,栽培管理到位。

二是大力推广关键技术。农业部门编写了主要粮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组织专家队伍研讨制定了农业增长增效技术方案,成立科技服务团深入区县市、乡镇、村组和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指导。

三是突出抓好高产创建。落实领导、科技人员和资金投入,组织开展主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在高产示范区着力抓好新体系的推广,做到“五良”配套,实现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三优化”。

四是狠抓农业机械服务。积极组建农业机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机耕、机播服务。

五是实施惠农政策激励。广安市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兑现落实到位,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良种补贴发放到户,调动了全市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二)气候条件适宜

一是无自然灾害。今年广安风调雨顺,基本无灾害发生(7月下旬略微发生伏旱,但抓早防御旱灾措施落实到位未造成影响),4-7月中旬气温适宜、雨水充足又未形成径流灾害,有利于水稻分蘖、玉米拨节抽穗和灌浆结实,也有利于其它作物幼苗和花果生长,各种大春农作物长势良好。

二是病虫害防治好。今年全市大春作物病虫害无较大发生。在水稻、玉米生长期积极开展综合防治稻水象甲、水稻一代螟虫、二代螟虫、稻瘟病、稻飞虱、玉米螟虫等病虫害,防控工作,由于抓得早,抓得实,很好控制了水稻、玉米的病虫害。

三、2018年广安秋粮生产的不利因素

(一)少部分生产者田间管理粗放现象明显。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劳力紧缺,农户种植庄稼精耕细作的少,部分种植大户生管理跟不上季节,田间草害严重。

(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够高。农业比较效益低,对农民增收贡献小,农户对农业生产热情不够。

(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比较效益差。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种植业比较效益差,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现代农业发展难度加大。

四、2018年广安秋粮生产形势综合判断

综合上述情况,2018年,广安的秋粮生产在多种利好因素影响下,遥感监测点上面积有所减少,但单产水平有所增长,秋收粮食可望获得丰产,预计增产幅度在0.4%左右,总体形势趋于乐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