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小水果:群众增收致富大产业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广安日报 2019/6/20

时下,正值蜜桃、蓝莓、李子等水果上市的季节。连日来,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内各大水果种植基地迎来了不少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

曾经寻常的乡村如何摇身变成现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国知名乡村旅游地?探寻其根源,在于武胜县因地制宜扶持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群众规模化种植柑橘、桃子、葡萄等经济林果,依托自身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资源优势,把水果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主要产业进行重点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果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五彩水果铺就致富路

“乘着端午小长假,带着一家老小出来摘蓝莓,不仅能呼吸到清新空气,还能吃到新鲜水果。”6月8日,武胜县飞龙镇五排水村的果园内包裹着一层厚厚果霜的蓝莓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诱人的蓝紫色,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近几年,武胜县紧紧扭住“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这一核心,通过“旅游+农业”模式,走高端休闲农业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和群众务工就业,把小水果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以前想吃蓝莓,只能在超市购买,现在咱们武胜有了蓝莓采摘园,品质一点不输超市里的。”武胜市民唐群飞说,这样品质的水果采摘园给他们带来了不小惊喜。

那么,作为“外地来客”的蓝莓是如何在武胜这片浅丘地带“开花结果”的呢?武胜县佳兴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勇给出了答案。

“几年前,我从朋友那里得知武胜县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便打算到此发展水果种植产业。”肖勇说,随后,他便和父亲一起四处考察学习,最终确定了发展以蓝莓为主的特色种植、高端采摘项目。

如今肖勇的水果采摘园人气满满,他也因此尝到了甜头。肖勇表示,接下来,将升级水果采摘园,完善采摘园里的配套设施,满足更多游客的消费需求,吸引更多人前来采摘,让小水果成为老百姓的幸福果。

瓜果飘香引客至

初夏时节,各类瓜果甜香萦绕。寻味而去,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内的百果园里,游客们正在兴致勃勃地采摘早熟品种春雪桃。

走进百果园,葡萄架上沉甸甸的果实圆润饱满,绿油油的脆李探头探脑……品种多得让前来采摘的游人直夸“真是来对了”。

事实上,不仅夏季硕果满枝,待秋季瓜熟蒂落之后,武胜的春冬二季依然毫不逊色。从柑橘、草莓、桑葚到西瓜,品类繁多。

以武胜县近年来发展的晚熟柑橘为例,它的成熟期为每年的冬季至次年的5月,让武胜瓜果香飘全年,也让种植业主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

武胜县三溪镇的业主张乾坤就是其中之一。5年前,他和妻子商量在该镇流转了200亩土地,用于种植晚熟柑橘。经过几年的精心种植,2018年,晚熟柑橘给张乾坤带来了超过50万的收入。

在三溪镇,像这样的果园有10多家,种植的柑橘从产品升级为礼品,一点不愁销路。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周末、节假日外出观光休闲、旅游度假,而武胜四季有果摘的旅游方式也受到了市民青睐,由此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升温,给当地业主、农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机遇。

群众腰包鼓起来

六月初的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内花果飘香,车流如织。距离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馆约1公里的茂源农家乐门前停满了各地牌照的小轿车,老板娘王慧婷跑进跑出,忙得不亦乐乎。

“从上午10点多到现在就没歇过!”王慧婷不停地招呼客人,她说,西瓜、蜜桃等水果成熟以来,农家乐的生意格外火爆。

王慧婷是个北方妹子,20年前嫁给了白坪小伙。后其跟随丈夫回到家乡,适逢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在和丈夫商量后,将自家房屋装修后开起了农家乐。

“现在这个季节,家家都爆满。”王慧婷笑着说,来玩的游客上午在果园里摘水果,中午就来农家乐吃饭,小小水果给他们带来了两份收益。

沿着茂源农家乐门前的公路前行,沿途的几家农家乐几乎家家座无虚席。

除此之外,不少村民还瞄准商机,利用自家小院摆上了自助烧烤摊,开设了自行车租赁和帐篷租赁等服务,在为游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产业发展带给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内打工变创业、农民变老板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不仅如此,依托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武胜县坚持“农旅结合、农旅共强、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将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相结合,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大力拓展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空间,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化为有形,让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农旅融合新业态在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内遍地开花,走出了一条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产业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之路。(武胜记者站 张施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