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第二批“身边雷锋时代榜样——争创‘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争当‘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候选人推荐名单
一、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候选人
1.广安市广安区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
2.广安市武胜县华封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二、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候选人
1.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校高级教师 李庆华
2.广安市岳池县九龙镇园田社区纪检组长 李祝福
3.广安市广安区协兴法庭庭长 朱莎
4.广安市邻水县冷家乡中心学校教师 饶大华
广安市第二批“身边雷锋时代榜样——争创‘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争当‘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候选人先进事迹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立足岗位、干事创业、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现将我市2016年第二批“身边雷锋时代榜样——争创‘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争当‘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候选人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旨在用先进事迹感动群众,用榜样力量感召社会,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李庆华:三尺讲台谱春秋无私奉献诠释爱
李庆华,大安镇大安一校女教师,53岁,广安区第二届、第三届党代表,也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34个执教春秋,在三尺讲台上,她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李庆华战斗在教育第一线,教育教学业绩斐然,她是广安区“教书育人楷模”,曾荣获“广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她是校党支部委员,工作出色,廉洁务实,曾被广安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学校妇委会主任,她关心女教师的生活、工作,曾荣获广安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她还获评2015年度广安区第四届道德模范。
在诸多的荣誉面前,她不骄不躁,且时刻提醒自己: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作为学校关工委执行主任,李庆华时刻关注着少年儿童的成长,毅然踏上了关爱贫困孩子这条艰辛的助学之路。
汶川大地震,李庆华亲赴安县等地走访,与众多爱心人士、志愿者一起自愿捐款捐物,多方募集善款资助灾区孩子200多名。芦山大地震,李庆华积极响应蓝天下助学网站“心连心共爱手牵手重生”倡议,再次向灾区孩子捐款500元。
2011年12月,李庆华与合众公益联合筹划、组织、实施大型“合众公益助学行”捐赠活动,把温暖和爱心带给急需救助的大安一校的30名孩子,资助每人500元现金、价值200余元的衣物,还有2万多册书籍。
李庆华接受过广安故事《四万元》的特邀拍摄。2012年7月,李庆华再次参与拍摄广安故事《成长》的各项工作,故事再现了“蓝天下”助学孩子的成长历程。《成长》视频在广安电视台热播一周,深受观众欢迎。
2015年7月,李庆华带领广安部分义工志愿者赶赴偏僻的苏溪乡摸排贫困学生情况;冒酷暑陪同浙江、海南、深圳、山东来的爱心人士到苏溪乡、岳池县走访,回访贫困孩子若干人;与广安义工一起,迎接19名重庆扶苗义工到广安界碑村小暑期支教;8月在广安区大有小学参加“情牵广安让爱飞翔”上海市金山中学帮困助学行动。在李庆华的热心帮助下,广安新闻网发布了广安区大安镇“地中海”男孩牟俊宇需要救助的消息,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的倡导下,开展了大型募捐活动,为牟俊宇捐款70余万元。
2016年春节期间,李庆华看望了多名贫困孩子,为其送去暖冬物资。得知贫困大学生李松林的父亲出车祸住在人民医院,她主动捐款捐物,为其提供帮助。2月-6月,她参与了义工联组织的“精准关爱阳光成长”系列活动;李庆华作为“蓝天下”助学常务,主持了开学之初的“蓝天下”助学大回访工作,并亲自把爱心人士的捐赠款及时送达大安、苏溪几十名贫困孩子手中。
从2008年至今,李庆华利用“广安蓝天下”公益助学组织,募集20多万元的善款和10多万元的助学物资。她心甘情愿地做着一名四处奔波的志愿者,帮扶贫困孩子300多名,和她有联系的爱心人士遍布世界各地。她是孩子们眼中名副其实的“爱心妈妈”,是广安教育战线上的学雷锋志愿者标兵。
朱莎:扎根基层永不悔甘为司法献青春
朱莎,女,1979年6月出生,2002年考入广安区人民法院,现任广安区人民法院协兴法庭庭长。在工作中,她始终不忘党和人民赋予法官的神圣职责,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作为一名女法官,她以比男同志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谱写了女法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司法为民、利民、便民的新篇章。因工作业绩突出,她先后多次被区法院评为“先进个人”,2010年被省法院评为“四川省法院系统调解能手”,2013年被全国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系统办案标兵”。
十年来,朱莎始终保持着“公正、廉洁、为民”的工作作风,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服务群众,将“司法为民”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群众需要在哪里,法律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不断开辟便民服务通道,开通维权服务热线,实行上门立案,就地办案、院坝开庭、定期回访、跟踪服务;对于家庭困难的当事人,在解决当事人诉求的同时,提供司法救助,做好案件处理后的后续工作,尽力帮助案件当事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解除当事人的后顾之忧。
在具体案件办理过程中,她牢牢把握“公正与效率”的工作要求,恪尽职守,秉公办案。她敢于坚持原则,确保自己经办的每一起案件都得到公正的处理,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今年4月,协兴法庭受理了王某与张某、罗某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案。王某与张某、罗某是邻居,因种菜一事发生纠纷,双方闹至派出所,经派出所多次调解未果,王某一纸诉状将张某、罗某告上法庭。立案后,她主动承办了这起案件,开庭前,她带领书记员驱车1小时,徒步1小时,来到原、被告所在地,组织双方庭前调解,通过一整天的努力,原、被告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为了化解矛盾,她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却从未有任何怨言。
由于协兴法庭以审理婚姻家庭案件为主,因此,在工作中她不断丰富调解方式,打造家事审判品牌,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关系稳定;注重调解方法,让当事人输得清楚、赢得明白,减少不必要的信访发生;讲究调解艺术,努力提高调解的成功率,积极运用“调解四步曲”“四心调解法”“五联动多元调解法”等多种调解方法,灵活机动地调解各类案件,入情入理入法地调解案件。她所承办的婚姻案件,调解率高达90%以上,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这是朱莎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她共拒收当事人的现金和礼品2万余元,拒绝吃请不计其数。她以“作风朴实、工作扎实、任务落实”的“三实”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及全庭干警,“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在工作中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在办案中,从未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自觉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和威性。
5年来,朱莎带领全庭干警奋力拼搏,勇争一流,协兴法庭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
饶大华: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饶大华,男,现年60岁,1977年8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以来一直在邻水县冷家乡乡村小学任教。
2009年1月,他因意外事故受伤,脾被切除,加之血管瘤,需静养休息。春季开学,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和家人的反对,按时到校上班。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带病工作?他说,如果他请假了,学校又要去找代课老师,会给领导添麻烦。
他的班上有一名叫沈利的同学,今年10岁,语文数学基础都较差,字也写得不好。饶大华坚持帮他认真批改作业,还多次教育他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如今的沈利不但学习有了进步,而且比从前爱干净了。班上还有一个10岁的脑瘫儿,名叫刘熊,右手不便,只能用左手写字,作业字迹潦草,饶大华每次都耐心地鼓励他坚持练字。饶大华还经常在生活上关心学生,特别是班上的6名留守儿童。如有个别同学在校期间生病了,他会立即将其带到诊所就医,并通知家长。
饶大华所在的学校位于冷家乡偏桥沟村,地处山坡上,学校校舍是陈旧的瓦盖屋顶,一遇暴雨或大风便会掀翻瓦片,再加上老鼠、斑鸠对屋顶的破坏,屋顶经常漏雨。找人翻盖或拣漏很不方便,饶大华便买了一架长梯,发现哪里漏水就立即爬到房顶上修好,保证学生能安全上课。学校的桌椅是老式的双人木桌椅,由于时间久了,经常松动脱落或破损,饶大华就利用休息时间把坏了的桌椅修理好。就连学校的花台坏了,他也会自己买来水泥、沙子把它修补好,并种上万年青。
近年来,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效果好,饶大华多次被冷家乡党委、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4年12月被教育局评为“优秀乡村教师”,并荣获邻水县第二届优秀乡村教师“东炜烛光奖”。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饶大华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在即将退休的几个月里,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站好退休前最后一班岗。
李祝福:残疾人也要为社会作贡献
李祝福,男,汉族,现年63岁,岳池县九龙镇人,中共党员,助理经济师,肢体四级残疾人,现任岳池县九龙镇园田社区委员会委员、纪检小组组长,县肢残协会副主席,园田社区残协会主席。
李祝福担任园田社区纪检组长以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职,全心全意为民办事,以身作则,增强了社区干部的为民意识。在“大走访”活动中,李祝福主持召开的六个小组的院坝会得到了市、县、镇领导的高度赞赏。
2004年,李祝福开始义务主持园田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工作期间义务走访了社区所有的残疾人家庭,建立128份残疾人档案,每份档案都详细地记录了残疾人的姓名、性别、住址、残疾类别、残疾等级、致残原因、婚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联系电话、家庭收入等30项内容,将确有困难的122名残疾人全部纳入城市低保,11人已领社保养老金,22户残疾人享受了廉租房,32个残疾人以不同形式就业。12年来,他免费为辖区内120户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安装水管、电灯,疏通下水管,帮助社区居民协调处理家庭纠纷45起,免费开展无障碍改造、送拐杖等活动,金额达50余万元。
杨超玉老人80多岁,其视力为一级残疾,安全如厕成了老人生活自理的一大障碍。2014年,李祝福免费为他家安装了厕所扶手。日前,得知这个被长期使用的扶手突然坏了,李祝福二话不说,带上工具就上门去修理。
李祝福身有残疾,却总是想着去帮助别人。他经常免费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安装水管和路灯,甚至不惧脏和累,义务疏通排污管。当人们问起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笑着说:“焦裕禄是路标,雷锋是灯塔,我虽是残疾人,但也应该和正常人一样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作出贡献!”
李祝福2011年8月被四川省检察机关选任为首届“四川省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2013年被县纪委、监察局评为“2012年度优秀党风政风监督员”;2015年被评为“第三届岳池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