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前锋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以发展产业集群为方向,以完善功能设施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发展思路,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园区为主平台,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绿色发展为主旋律,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轻纺产业,让工业经济成为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截至2018年底,该区轻纺园区建成道路16.3公里,新建轻纺孵化园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培育规上企业91户,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75.6亿元……
2019年上半年,该区又新签约3.6亿元的CIC服装生产及洗水项目,成功招引总投资3.2亿元的奥克家具项目等,这些“高大上”的项目,对前锋区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该区在全市“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A
发挥优势 吸引企业“安家”
今年5月,借助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前锋区在渝举行智能家居产业推介会。会上,前锋区与多家企业签约9个项目,协议引资近15亿元。
“前锋离重庆很近,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政策支持十分优越,必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前锋区投资兴业……”在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重庆橱柜协会会长张永宏表示。
事实上,吸引企业来“安家”,前锋区有着自身的优势。
前锋区成立6年来已拥有“中国纺织服装十大园区”“全国轻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四川省轻纺专业出口基地”等称号,并成功纳入四川省首批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作为四川省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前锋区还拥有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川渝合作示范区等金字招牌。
在入驻前锋区的艾民尔制鞋产业园负责人钟建兵看来,前锋区不仅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还有良好的土地供给能力,坚实的生产要素保障,便捷的交通物流。
“目前占地200余亩的1号地的场地平整已完成90%,相关配套管网都已到位。”前锋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洪林介绍说,预计今年底就可以投入使用,满足更多入驻企业的需求。
除搞好基础设施外,为了能让商家放心、安心、省心投资,去年,前锋区与广渝置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公司从厂房建设、生产设备租赁、融资等方面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负责轻纺产业园的管理运营,进一步整合产业园内企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畅通销售渠道,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为扶持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前锋区还研究制定了专门的扶持政策——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项目正式投产前,区级行政性收费一律免收,自收自支事业性收费按规定标准低限减半收取……这一系列政策优势,也成为前锋区吸引企业“安家”的法宝。
B
强化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当下,企业经营者在前锋区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礼遇和重视。铭鸿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鸿对此感触颇深。
铭鸿服饰于2015年落户前锋轻纺产业园,是第一批入驻该园区的企业。“在最开始洽谈时,前锋区政府就给我们列出了租房、购房、人才吸引以及企业补贴和扶持等方面的系列优惠条件,非常有诚意。”周晓鸿回忆说,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前锋区高效的服务效率。
“当年,我们到前锋新区相关部门办手续,不到两个小时,工作人员就把我们需要的所有手续全部办齐了。”周晓鸿说,这让他感受到前锋区对企业的重视。
如果说,几年前前锋区就对企业很重视,那么现在,这个“重视”更加强烈了。
如今,前锋区上下正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记者了解到,这其中重要“一招”,就是该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突出简政放权,着力构建一流的行政审批环境。
为此,前锋区制定出台了《全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零跑路”改革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大力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目前,该区行政审批局已集中行使95%的行政许可权。与此同时,该区加大在行政许可精简优化、商事制度、项目工程领域审批三方面的改革力度,取消29项无法律依据的证明,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材料2974份,减少比例达37%。
环境的优化,让企业家看到了前锋的发展潜力,而完善的配套服务,则让更多企业安心留下来。
四川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林告诉记者,他很庆幸当时选择落户前锋区,是前锋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优势,给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刘义林说,当初公司搬来时,不用交房租、不用装修、不用交水电费,拎包就能入驻办公。“这是前锋区给我们提供的优惠政策,相当实惠,给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让刘义林开心的事还不止这些,对于公司急需的人才,该区通过专场招聘会等形式,解决人才的问题。此外,基础配套设施,如食堂、商铺、娱乐场所也在积极建设中,给公司及员工带来更多的期许,也更加增强了公司留在前锋区发展的决心。
此外,该区还狠抓企业培育和帮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目前,该区已完成了华祺服饰等8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培育中天肥业、航瑞彩丰2户规上工业企业,正在培育亚博特、渝强塑业等2户企业;协调扩大供应链贸易金融规模,解决耀业机械、德鑫玻璃等8户企业过桥资金2647.5万元;配合区经信局帮助金侑达、耀业机械等12户企业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986万元;上半年协助惠尔斯、发利、艾民儿等企业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资金共1660.86万元;在全省首创推出“一卡通”服务,园区职工凭卡可享受租购房补贴、子女就近入学、医疗就诊费用减免等十三项优惠福利。
C
延链补链 带动产业集聚
近日,记者来到前锋工业园区看到,一个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这个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已入驻企业2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形成了纺织服装、智能制造两大生机盎然的主导产业。
近段时间,园区内的冠溢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建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问及缘由,宋建国说,工业园区新引进的新九龙纺织印染、民康印染、盈峰印染等项目,补齐了前锋区轻纺产业链,有利于企业实现抱团发展。
冠溢服饰是一家集专业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服装企业,主要负责各类针织、梭织服装和各种制服的生产、销售,而生产前的原材料购买、纺织、洗水等环节都要借助前锋区以外的公司才能完成。“现在轻纺产业链补齐了,我们所有环节在园区内就能够完成,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降低了风险。”宋建国说。
事实上,产业链招商不仅适用于轻纺产业,它更成为前锋区工业发展的一大法宝。近年来,该区按照“智能制造引领,高端轻纺聚集,绿色建材转型”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这三大产业链各自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瞄准国际国内行业巨头及产业发展动向招商,通过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引回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断扩大各条产业链上的“朋友圈”,形成招商引资的“葡萄串”效应。
“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更注重质量,围绕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吸引了具有龙头带动优势的企业入驻。”前锋区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张培杰说,该区还借助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辐射了一大批配套、协作、互补的中小型企业,在形成龙头型产业集群的同时,提升了园区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农民向城镇转移。按照这样的总体思路,前锋工业经济实现了较好发展。2018年,该区实现税收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完成工业投资28.9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98.6亿元;轻纺服装、智能制造实现产值259.8亿元,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89%,工业税收增长58.5%。
D
创新发展 推动转型升级
连日来,在广安旭辉聚氨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的全自动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开足马力,加紧赶制订单。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内外饰件的海绵,目前已与一汽大众、长安、东风神龙、长城、吉利等知名汽车企业达成合作,根据汽车行业轻量化的新标准,我们也在加紧跟上他们的产能需求。”该公司总经理张伟介绍说。
如何适应行业新标准,满足新的产能需求?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根据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去年我们公司研发了汽车顶棚的海绵和发动机舱吸音降噪的海绵。”张伟告诉记者,新产品现已向市场推广,今年上半年已实现小批量供应,下半年将大批量供应,这将为该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除加强自主研发、不断更新产品工艺外,随着订单量逐渐增多,去年,该公司投入2500万元,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建设厂房1.1万平方米,新增一条产品生产线和汽车内饰助胶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二期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预计正式投产后每年将新增产能1.2亿。
这是前锋区加快创新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事例。而位于前锋工业园区的金侑达电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川雄”牌电缆,更是在创新研发上取得显著成效。
前不久,“川雄”牌电缆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来的4项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至此,该企业拥有的国家专利技术达32项。
小小电缆为何要在创新研发上下功夫?“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电缆制造已由粗放加工向高新技术转变。”该公司副总经理徐雄表示,该公司准确研判市场行情,不断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抢占市场先机。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今年,“川雄”牌电缆一举打通省外市场,获得国家电网等企业的青睐,仅今年前3月,就签下3亿元的订单,成为国内龙头企业的产品供应商。
“公司已陆续和国网重庆、国网四川以及中铁、中建签订了合作协议,仅5月份就完成了8000万元左右的订单,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徐雄说,目前公司正加快生产进度,力争高质量完成下半年的生产任务。
近年来,前锋区各工业企业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以“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今年,该区投资4.05亿元,通过增加生产线、引进先进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等方式,引导光前集团零部件模具生产线等18个项目完成技改,不断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2018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3%、增加值增长9.5%。今年1—6月,86户规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10.4%。
扬帆破浪正当时,唯有全力奋进宜。前锋,正坚定不移地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勇前行!(前锋记者站 袁秀娟 黄方瑶 兰林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