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华蓥市突出“转型跨越”发展主题,围绕“工业城、旅游市”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用信心和勇气克服了经济运行中的困难,用智慧和实干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用坚韧和拼搏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态势,着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蓥“答卷”。
强化“三抓” 助力经济发展
华蓥市坚持把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全力争取并用好用活各级政策和各类资金,努力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成功创建四川省首个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县、四川省千村示范工程试点县,成功获批四川华蓥山经济开发区。高兴物流园区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中期物流园区调整规划,猫儿沟水库纳入国家水利部专项补贴范围。2018年到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供一业”改造等项目资金超过13.3亿元、增速居广安六区市县第一。
该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各领域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开工普利司德、绿健新能源、城市绿化美化等项目,广安过境高速华蓥段、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有力夯实了华蓥发展基础;坚持精准招商,集中优势资源、组织精干力量围绕电子信息、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先后引进优比贝柠、力耀科技、羽田科技、渠江画廊田园综合体等优质项目,招引项目质量大幅提高。
今年,该市继续扭住“三抓”核心工作不松懈,力争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后续项目支持逐年增加,双创中心基础设施、南部片区饮水工程、渠江明月段堤防工程、国省骨干道路等重大项目纳入2019年中省投资计划并获得资金支持,力争全年争取到位资源枯竭型城市、革命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各类中省资金3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四川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政策。
同时,该市坚持抓早抓实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高兴货场、普利司德高分子材料等新建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华蓥市生态修复工程(海绵城市)PPP项目、西部硅谷、省道406古桥至红岩联网公路等续建项目,力争完成投资45亿元以上,确保西部硅谷实训基地及幼儿园建设等项目竣工投用;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牵线搭桥作用,开展延链招商、补链招商、强链招商,力争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全年招引各类重大优质产业项目20个以上。
工业强市 构建“211”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工业是华蓥的立市之基、强市之路。去年以来,华蓥市继续举全市之力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全力构建以战新产业为主的“21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努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面对外需疲软、订单减少、增速回落的严峻形势,华蓥市瞄准电子信息、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两大战新产业,加快建设西部硅谷二期、双创中心等项目,玄武岩连续纤维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建成投产复合筋、复合型材和复合材料发热板项目,华蓥市电子信息产业园获评全国电子信息行业首批重点推荐园区,华蓥市纳入全省玄武岩产业重点布局的三大基地之一。
今年,华蓥市将继续加快建设华蓥山经济开发区,建成投用西部硅谷二期,启动建设西部硅谷三期,加快建设双创中心、省级消费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配套服务中心二期等项目,完成园区环境提档升级工程,力争全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
该市规划布局1000亩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园,积极建设国家救灾应急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西部分中心,建成投产3万吨玄武岩原材料均质化生产线、3500吨玄武岩纤维池窑法生产线和2000吨玄武岩纤维湿法毡生产线,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玄武岩连续纤维原丝及复合制品基地。
同时,该市积极实施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提升计划,鼓励机械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打造重庆汽摩产业配套基地;加快5G技术研究运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
夯实基础 厚植发展优势
华蓥地处西部,区位优势不突出,总量小、底子薄是最大的市情。去年以来,华蓥市把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厚植华蓥发展优势。
华蓥市统筹推进教育卫生、生态文明、政府机构、司法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广安率先全域推进“市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31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落地实施,“四权同确”农业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创建省、市技术中心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申报量持续位居广安前列;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措施17条,严格兑现落实各级减税降费政策,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组建成立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基金、1亿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运用供应链模式帮助企业融资3.8亿元,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该市全域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动态监测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困难群体和1.5万余名已脱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时跟进产业发展、政策兜底、教育引导等帮扶措施,实现“零新增、零返贫”目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开工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8所中小学校,公共医疗服务实现镇村全覆盖。
该市还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市总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和蓥西新城景观设计全面完成,“一湖两河”生态修复加快推进,“三供一业”基本完成供水和物业改造,滨河路、红岩路、清溪路等城区主干道路换新颜;高品质完成新华大道、同城大道等城市骨干道路及重要节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拓展城镇面积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7.9%;启动建设省道407线观音溪—高兴段、明月渠江大桥及连接线,“一环三纵五横”公路路网体系日臻完善;全域打响水、土、气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用双脚丈量河流”行动;统筹实施大规模绿化华蓥行动等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达51.7%,城乡污水处理率达85%,天池湖饮用水水源稳定达到Ⅱ类水质,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同时,该市还把增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引领,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各类公共服务供给。将省市县三级联审项目全部纳入“一窗进出、受办分离”综合平台办理,98%以上的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顺畅运行,在线服务功能延伸至镇村,“家门口办”服务模式基本形成。(岩玖 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