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变化太快了,以前大家都说,只靠步行,半天就能走遍整个华蓥城区。”4月27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刘慧歌回到家乡,发出了感慨:“过年才回了一次家,现在又要开始重新认识华蓥了。”
“其实一条街,就是两条河”是曾经对华蓥的戏称,而如今,地处山区的华蓥市以建设蓥西新城为重点,紧紧围绕“工业城、旅游市”的发展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打造、高标准管理”,大力推动城市提质工程、城镇化的建设,着力打造川东北特色精品城市。
重规划 抓落实 建造“美丽城市”
初夏的华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鲜花争奇斗艳。
“现在的华蓥,开窗见绿,出门见园。”居住在豪情骏座的市民高恒康说,他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在新华大道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坐落在山区的华蓥市,城市基础条件较差,在城市建设方面,如何来打造精品城市?
“城市提质不是简单的造城,而是建设以人为核心、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的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魅力城市。”华蓥市当政者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把蓥城建设成工业发展的靠山、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市民幸福生活的乐园。
确定好方向,便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重规划、抓落实。该市择优选择规划设计团队,组织精干力量精细实施,加速实施旧城改造升级,强力推动城市绿化升级,补齐城市功能短板,积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成果丰硕。华蓥市科学修建学校、医院公共服务项目,科学布局公共厕所39座,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城市生态绿地……一个个、一项项民心工程,换来的是市民的满意和赞许。
在这其中当属新华大道最为“亮眼”。新华大道这条长达4.6公里的街道作为贯穿华蓥市南北的主动脉,为华蓥市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是城市的窗口,谁能想到,昔日却是老环城路和一些山坡和山沟。
“以前这边的路可没有现在这样漂亮,每逢下雨,污泥顺着雨水流到城里,路也泥泞难走。”高恒康说到,现在的新华大道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每晚在这边散步的市民数不胜数。
除了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绿色发展,打造公园城市也是华蓥市的重点工作。“生态建设是我们的思路。”华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肖荣幸说,华蓥市建成了安丙公园、城北公园、城市中央公园等,同时云谷湿地公园、章广寨生态公园等生态绿地也在加紧规划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巧妙地把城市提质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新华大道正是以“红旗飘过华蓥山、红花映染华蓥山、红日照耀华蓥山、红星闪耀华蓥山”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窗口形象景观轴。
重管理 有秩序 形成城市新风貌
城市变美的背后是管理有序。
“以前到了放学时间,校门口到处都是流动摊贩,交通特别不方便。”华蓥中学学生吴可欣说,经过整治后,流动摊贩没那么多了。
“占道经营是城市治理的顽疾,不仅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更对行人出入和车辆通行造成诸多不便。”肖荣幸说,城区人口稠密的居民小区、老旧城区、学校附近、休闲广场和商业街区店外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现象突出。
治理占道经营势在必行。近期,该市共清理违规占道50余起,100余人次,对财富中心人行道、安丙公园人行道、杜家坪小学等处流动摊贩清理流摊5处,21人次。
除此之外,华蓥市还对广告牌进行了治理。对破烂和老旧道旗广告逐一进行拆除,全部更换为公益广告,进行统一编排设计;对城区沿街所有商业广告全部归口到城管局进行统一审批,对广告内容和设计风格进行严格把关。
同时,该市还在垃圾治理上狠下功夫。坚持垃圾清运日产日清,保证足够的转运车辆投入,日均出勤大小垃圾清运车辆40余辆,日均清运垃圾量100吨;组建垃圾分类宣传小分队,在实验幼儿园开展的“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趣味幼教课程,同时在蓥城2个小区、2个机关单位和2个学校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不仅如此,为保持城市亮化美化,华蓥市还对滨河路等城区道路行道树进行了适时修剪整形,以保持树形整齐美观,并安排12名河道工,定时对清溪河等河道河提进行除草清杂、垃圾清理,截至目前,共清除城区段河道内存在的白色垃圾约4吨。
人民所求,执政所指。一桩桩、一项项工程,华蓥在变美,华蓥的市民幸福感越来越强。(记者 任雨薇 罗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