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安市挖掘政策“金矿” 提速经济发展

2020年09月30日 10阅读 来源:广安日报 2019/4/3

3月29日,在广安区(现代农业)龙安柚产业园里,数十台大型机械正在紧张施工。“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3000亩,预计年底可建成龙安柚基地20.5万亩。”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易建明告诉记者,根据集中连片的总体要求,该产业园正积极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如果成功,将获得国家近1.5亿元的资金支持。

广安地处内陆,不沿边、不靠海,要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借助中省政策。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努力在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中争得更大份额。

科学谋划接通“天线地线”

全力对接中省政策

今年,一场关于“抓政策”的头脑风暴在党员干部中激荡。不久前,在我市召开的“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推进工作专题会上,通过认真研究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中省政策,这些常年战斗在经济一线的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在中省一揽子政策中,一些可以促进广安经济发展的政策,并没有成为广安对接对象。

如何接通“天线地线”?怎样改变中省政策“睡大觉”,广安发展缺“真金白银”的现状?专题会上,各级各部门负责人深刻剖析问题,积极提出推动政策开花结果的举措。

“只有通过科学谋划,才能找到政策对接点,达到成功对接的目的。”市发改委投资科科长唐新民认为,中省制定政策,做好“顶层设计”之后,地方要认真钻研政策才能用好政策,实现“心里有数,脚下有路”,才能借助政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谋定而后动。“我们正在拟写争取政策目录、清单。”唐新民告诉记者,为将中省政策中对广安具有“含金量”的内容挖掘出来,他们对各项政策一条条梳理、一条条研究,整理出2019年全市拟争取政策清单,将每条政策与对应部门结合起来,以任务的形式,向相关部门下发。

为促进清单中所有政策落地见效,我市赓即出台了《广安市市级部门向上争取政策考评暂行办法》,做到目标不减、力度不减、干劲不减,加快推动“弯道”超越、逆势而上,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开展向上争取政策的积极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已争取到中省支持且已用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等政策41条;争取到中省支持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工程、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政策60条。

精准施策发挥广安优势

争做全省乃至全国试点示范

3月29日,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广安(深圳)产业园建设热火朝天。目前,该产业园区首期开发项目——深广·渠江云谷的34栋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雏形已显。

3年前,深圳在川唯一的产业园广安(深圳)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首期深广·渠江云谷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短短3年时间,见证深广·渠江云谷拔地而起,广安(深圳)产业园成为广安新地标,项目经理朱邵辉感慨万千。在朱邵辉看来,广安(深圳)产业园能够在“飞地”广安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偏居川东一隅的广安,发挥小平故里的优势,用好用活中省政策,不断挖掘政策“金矿”,积极争做内陆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试点示范,推动广安经济加速发展。

与广安(深圳)产业园一样,几年前,广安通过大力争取,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此后,广安承担起“为成渝经济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典型示范”重大职能。随着转移企业发展基金等一大批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安承接产业转移的引力更加强劲。

近年来,全市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推动“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的大落实,充分挖掘政策机遇,积极争做全省乃至全国试点示范。截至目前,我市已经获得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国家政策在广安试点示范。

拓展抢抓机遇的空间,放大用活政策的效应。善于下好“先手棋”的广安,“抓政策”、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记者 刘莉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