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蓥市把“战斗堡垒”筑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2020年10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广安日报 2020/2/18

疫情就是命令,旗帜彰显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医院这个“主战场”之外,华蓥市在各交通要道设立的市、镇交通检疫点和村、社区成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迎难而上,着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勇当“逆行者”,把党旗插在了抗疫阻击战的最前沿,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党旗飘扬在防疫“第一道关口”

根据华蓥域内交通组织和人员流动特点,该市在华蓥火车站、沪蓉高速华蓥站、华蓥西站、天池站及川渝交界处设置一级交通检疫点,在各乡镇(街道)县域交界处设置二级交通检测点,每个点安排医务人员、公安、交通运管、乡镇(街道)干部组成的工作专班,实行24小时三班倒严查、严防、严控运转机制,负责对进入辖区内车辆司机、乘客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检测。

“特别是春节后,每天各交通检疫点检测的车辆少则近万辆,多的超过两万辆,面临着防控任务量大、人手少的实际问题”。近日,华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白文春介绍,“建立临时党支部,就是要着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确人员职责,凝聚起各检测点工作专班人员合力。”

沪蓉高速华蓥山收费站是进入华蓥的门户,这个检测点上党员干部纷纷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夜以继日地坚守阵地,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身份查验、核对登记信息,还要对驾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根据要求对不符合进城要求的进行劝返。

这个交通检测点上有12名共产党员,华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鲁轶被任命为该检测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全体干部职工牢牢筑起了华蓥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自站点设立以来,交通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吴达荣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带领干部职工草拟并优化了检测点检疫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交警大队共产党员吕继宏每天在站点上指挥车辆有序停靠,盘查司乘人员,长时间的工作让他腰酸腿疼却不皱一下眉头;华龙街道办事处共产党员房黎江,主要负责外来车辆和人员登记,宣传解释华蓥市疫情防控工作,长时间的连轴转让他嗓子沙哑了却毫无怨言……

据鲁轶介绍,每天在站点上接受咨询和处理的问题,数都数不过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统计。不过在这关键节点上,检测点岗位上的每一名同志都坚守工作岗位,耐心细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特别是有些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大家也都耐心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该市交通检测点的党员带头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成为站点的主心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筑起了一座座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驻村工作队成“防疫急先锋”

“各位乡亲,最近不要出门和走亲访友了,也喊外面的亲戚不要来。”最近,庆华镇黄桷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晓虎每天都要到村里到处巡查,从农历大年初二开始从没间断。

黄桷村地处庆华镇与重庆市合川区香龙镇黑石村交界处,平时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员流动大,在了解到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情况后,王晓虎在家中“坐不住”了,大年初二一大早就主动从武胜家中开车回黄桷村开展工作。回村后,王晓虎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投入工作,入户开展宣传、对湖北返乡人员情况进行摸排、上门测量体温,劝离聚集人群,为黄桷村群众的生命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从湖北返乡回来,要在家做好自我隔离,有什么不适,一定要及时告诉我们。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2月14日,永兴镇赵甲沟村第一书记江宁又和村“两委”成员、村医务工作人员,来到3组村民阳某家中,为他从湖北返乡过年的女儿一家测量体温。

“我是党员,也是赵甲沟村的第一书记,那里是我的第二个家,从我到村上报到的第一天起,组织就把赵甲沟村老百姓的平安幸福交给了我,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疫情防控战打响以后,江宁主动参与到防控工作中,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驻村工作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也是疫情防控的先锋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该市25名驻村第一书记带领100余名工作队党员、干部火速转移阵地,积极参战,和村支“两委”一起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李高扬 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范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