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活动到广安,图为演出现场。
《南海李准》剧照。
留学生体验民俗“华蓥山滑竿抬幺妹”。
“宕渠双竹连响”登上2019年央视春晚舞台,图为舞蹈队队员演出后合影。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
1 我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市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8月、9月达到高潮。广安儿女用嘹亮的歌声和铿锵的诗句,吟唱难忘的岁月,演绎时代的风采,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爱恋,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2019年9月13日上午8时许,思源广场人潮涌动。“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伴随着熟悉动人的旋律,广场上的人们挥起红旗,在广安藉吉他歌手季秋洋的带领下一起高歌,加入到这场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中来。
2019年9月23日晚到27日晚,思源广场艺术角内一片热闹,“喜迎国庆、放歌祖国”2019广安市群众文化活动在此举行。由我市草根文艺爱好者组成的群众文化活动小分队,用朗诵、器乐、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歌颂社会进步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福,激发群众爱国爱党情怀,以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当十月的第一缕霞光,点亮广土安辑这片红色热土,我们铿锵的步伐,与祖国奋进的脚步一起律动……”9月29日晚上,“初心永在·祝福祖国”广安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音乐朗诵会在市民广场大剧院举行,广安儿女深情吟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与此同时,市级各部门、各区市县先后组织了歌咏会、文艺汇演、拍摄快闪、书画影作品展等各种活动向祖国“表白”,其中,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职工文艺展演、市直机关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立业新时代·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比赛、市国资国企系统举办的美术书法摄影展、全市金融系统举办的“我为祖国歌唱”歌咏晚会等活动,参与人员多,喜庆氛围浓厚。
2 “宕渠双竹连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019年2月4日,农历大年三十,人们在期待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当晚11时46分,歌舞节目《点赞新时代》开演,广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宕渠双竹连响”与陕西安塞腰鼓等群众性舞蹈,搭档沙溢、胡可等明星,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献上了一场震撼而动人的视听盛宴。“宕渠双竹连响”舞蹈队队员们身着寓意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白色舞蹈服,双手持红色连响,在舞台上欢快起舞,整个表演过程持续两分多钟。
近年来,“宕渠双竹连响”屡登国内外各大舞台,数次斩获大奖。前锋区拟借力央视春晚舞台,把双竹连响文化品牌树立起来,确保连响这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好。
3 我市原创文艺作品实力凸显,《南海李准》荣获四川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信仰》《小姑出嫁》《刻·春秋》获四川“群星奖”
2019年12月19日,四川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结果揭晓,由市委宣传部报送的川剧《南海李准》获奖。该剧根据晚清时期,中国著名海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四川邻水人李准在南海驱除日本人、收复东沙岛、率兵舰巡视南海、重申主权的历史史实创作而成,展现了李准为收复国土领地与强敌开展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情怀和爱国精神。《南海李准》于2016年启动创作,历时3年进行了12次修改,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文联和邻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宣传部先后两次在文艺创作(发展)专项资金中拨付90万元支持该剧创作。《南海李准》先后参加四川省第四届中国川剧节、第二届四川艺术节演出,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专家好评。
四川“群星奖”是我省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在全省群众文艺创作方面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示范性。9月29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四川“群星奖”获奖作品名单,我市3件作品在此次大赛114件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光荣上榜,即舞蹈类作品《刻·春秋》、戏曲小品《信仰》、四川清音《小姑出嫁》,充分展现了我市原创文艺作品的实力。
4 500年前的鸡蛋现身协兴明墓,新华社等500多家媒体转发,成为微博热搜的“网红鸡蛋”
2019年11月11日,我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葫芦岛西侧的窟窿嘴进行考古挖掘时,从两座古墓里发现了500年前的鸡蛋。墓主杨铭是明代河南郑王府纪善(正八品),后加升奉议大夫、长史司长史(正五品),一生效忠郑王府,在其拟辞职归乡时却病死于王府,儿子杨渊扶柩回乡,将其葬于西溪河沙窝杨氏祖茔之地。杨氏家族本为广安望族,但《广安州志》无杨铭这一支脉的记载。杨氏墓葬的发现填补了史料记载的空白,为研究广安杨氏家族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杨氏墓地共出土了各类文物17件,有釉陶谷仓罐、瓷碗、青铜簪、铜镜、墓志铭等。最为特别的是谷仓罐,罐内尚存的稻谷中包裹着外形完好的鸡蛋,鸡蛋数量暂不详。据了解,目前我国考古出土了鸡蛋并见诸报端的案例仅两起,四川更是首次出现,因而广安出土500年前外形完好的鸡蛋实为蜀中罕见。
这则消息由《川东周末》首发,经广安日报全媒体转发后,立即引起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四川频道、凤凰网、北京电视台、华西都市报、农村日报、成都商报等500多家媒体关注并转发,一天内该新闻就登上微博热搜,点击量超过1亿次,引发网友讨论留言7000余条,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鸡蛋”。
5 四川省第四届群众广场舞总结展演在广安举行
2019年11月15日晚7时许,广安大剧院中热闹非凡,四川省第四届群众广场舞总结展演在这里举行,来自广元、成都、宜宾等地的12支优秀群众广场舞代表队伍同台竞技,最终巴中市平昌县文化馆展演的《就爱那片田》斩获一等奖。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体育局主办,围绕“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突出展示地方特点或民族特色,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活动通过“演、展、评、训”等方式,力图培育一批广场舞队伍、推出一批广场舞作品、打造一批优秀品牌,引导广场舞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推动广场舞规范化、创新化持续健康发展。
6 我市举行“我和祖国共成长·诗意粽情闹端午”文化活动
2019年6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以“我和祖国共成长·诗意粽情闹端午”为主题的广安市2019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举行。此次活动的民俗性让群众的参与度极高,突出了“庆端午”“闹端午”“品端午”等主题,设计了洗艾叶澡、点雄黄酒、赛旱地龙舟、包粽子大赛、品尝特色美食等活动。3000余人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文艺表演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在文艺演出中拉开帷幕,配乐诗朗诵《满江红》、歌舞《绿水青山好地方》等节目轮番登场,激发了群众爱国爱党爱家乡、奋力拼搏新时代的热情;巴蜀笑星叮当助阵表演谐剧《端午趣事》,将活动推向高潮;广安云童舞、邻水手掌木偶戏、岳池竹琴、武胜剪纸等“非遗”展演,让观众大呼过瘾。净手、上香、跪拜、读祭文……祭祀大典庄严开幕,以穿汉服、行汉礼的方式,祭拜爱国诗人屈原等先贤先烈,呈现端午佳节的传统礼仪。
7 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到岳池,掀起第五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系列活动暨广安市首届曲艺文化交流月活动高潮
潞安大鼓、河南坠子、义乌花鼓、四川清音、金钱板……2019年10月27日—30日,第五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系列活动暨广安市首届曲艺文化交流月活动在岳池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曲种纷纷登场,为群众带来了一场曲艺盛宴。本次活动旨在加强中国曲艺之乡(名城)间的沟通和交流,繁荣基层群众性曲艺活动,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创演体现中国精神、时代气息、地方特色、乡韵乡味的优秀曲艺作品,培养和发掘常年扎根基层的优秀曲艺人才,推动中国曲艺之乡(名城)高质量发展。
10月30日下午,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小分队走进岳池县花园镇杨家坡村,开展志愿服务演出活动。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性曲艺专业奖项,是曲艺界的最高奖。演出现场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8 我市开展“‘一带一路’留学生感知广安”活动
从2019年10月12日起,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6个国家的留学生们参加了由市委宣传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一带一路’留学生感知广安行”活动,饱览山水人文之景,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留学生们利用周末时间,走进邓小平故里、翰林院子、牌坊村等地,感受红色广安;到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宝箴塞旅游区等地,体验川东民俗;到岳池县体验农家田园生活,一睹“非遗”魅力;英雄的华蓥山、神秘的华蓥山、美丽的华蓥山,也给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耳闻”到“目睹”,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大家眼前铺开。
留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体验山川秀美、幸福美好的精彩旅程,是一次感受别样精彩、促进交流发展的契机。广安正以实际行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青年也要抢抓机遇,推动交流交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实现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9 主旋律文艺电影《匠心》四川首映式在我市举行
2019年7月18日,主旋律文艺电影《匠心》登陆全国院线,上午9时,四川首映式在我市举行。制片人代慧康携手马少骅、时男等主演出席,现场讲述《匠心》诞生始末及其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匠心》以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吴腾飞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在远离繁华大都市的木雕小镇上,传统的中华工艺依旧在代代传承。本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与观众见面,旨在展示中国传统工艺魅力,唤醒工匠精神。据代慧康介绍,《匠心》的创意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各行各业要有匠心精神的相关指示。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它已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生活中,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当中,“中国梦”需要工匠精神。该片于2017年4月构思,同年12月18日开机,2018年1月18日杀青,拍摄地点在浙江东阳,当时天气十分寒冷,在拍摄的一个月时间里,演员们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拍摄任务,展示了电影人的工匠精神。
10 广安市第三届网络春晚精彩上演,210余万网民迎新狂欢;首届乡村春晚演绎百姓故事,150万人享受广安乡村文化大餐
1月31日晚,由市网信办、市文联、市文广旅局指导,广安日报社主办的“2019拥抱新时代·花开幸福年”广安市第三届网络春晚在广安大剧院开演。据不完全统计,晚会通过天下广安APP、广安在线新闻网、广安日报微信微博、广安在线微信、新华社现场云、川报观察、熊猫直播等平台进行直播,网民访问量超过210万,创下了广安单场晚会新高。线上线下的广大市民感受到了红红火火庆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喜庆氛围,体会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2019年1月25日晚,以“2019美丽广安·宜居乡村”为主题的广安市首届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在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举行,18个散发浓郁乡村味的节目一一登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这台晚会通过天下广安APP、广安在线新闻网、广安日报微信微博、广安在线微信、新华社现场云、川报观察、熊猫直播等平台,让150万人直观感受广安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首届乡村春晚没有当红小鲜肉、没有大牌明星,却有百姓喜爱的草根明星和最接地气的节目,突出了“新创意、新内容、新呈现”特点。
网络春晚已被列入全市三大文化惠民活动之一,社会反响热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广安日报社将持续发力,力争将网络春晚打造成为全市的一个亮眼的文化品牌,以百姓的视角,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优秀文艺作品,使广安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才艺得到精彩展现。广安市第四届网络春晚已于2019年11月8日正式启动,围绕“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一主题,创新表达各行各业奋斗者的追梦故事,传递正能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