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州市发展改革委以创投与债券“双引擎”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020年10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9/6

近年来,常州市发展改革委以创业投资和企业债券工作为切入点,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现代金融支持,给常州实体经济腾飞配装好强力“双引擎”。

一方面是通过创业投资提升产业活力。常州是全省创业投资开展较早也较成功的地区之一,早在2010年10月,常州就被省发展改革委授予全省唯一的“江苏省创业投资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称号;科教城、常州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又先后被省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目前常州省级创投集聚发展示范区数量仅次于苏州,位列全省第二;常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引进国内顶尖创投公司如江苏省高投、深圳创新投的高级创投人才和资本,引进力合创投、德丰杰、赛富亚洲基金等知名创投机构在常州市发起设立创投基金。经过近二十年快速健康发展,常州创投已形成了“政府引导、资本多元、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共有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326家,资本规模319亿元。常州在省发展改革委备案的创投企业有30家,资本规模共计52.5亿元,另外有13家创投管理企业附带备案;备案创投累计投资544个项目,投资金额46.66亿元。创业投资企业的成功运作,促进了常州市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也加快了优秀高新科技企业的上市工作步伐,如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都已成功上市。创投有力地拉动了民间投资,拓宽了融资渠道、促进了结构调整、推动了转型升级,对于常州实体经济尤其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明显。

另一方面是利用企业债券解决融资难题。常州市企业债券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起步较早、发展较快。2007年江苏省正式开拓企业债券市场,常州是全省第一批发债城市,企业债券募集资金总额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位居江苏省地级市首位;2011年发行的“11常州中小债”是江苏省第一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也是国内地级市第一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创造了较有特色的“常州模式”,也为地级市中小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开创了先河。截至2017年7月,常州已累计发行25只债券,募集社会资本共计345.08亿元,其中340亿元投入了基础设施领域,为健全全市基础设施体系、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上下游多个产业发展,为常州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常州市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推进常州创业投资和企业债券工作,通过两种方式相结合,共同助推实体经济实现弯道超车,为常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