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6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标志着覆盖5省25市4县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首提首推城市,今年4月29日,淮安市成功举办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次省际联席会议和城市合作第1次市长会商会。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加快推动《规划》在我市落地落实,10月8日下午,淮安市召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委书记姚晓东,市长蔡丽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国梁,副市长王红红、刘必权、顾坤、肖进方、赵权,市政协副主席范更生等领导出席会议。淮安市长、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丽新主持会议。
淮安市委书记、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姚晓东强调,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是事关淮安长远发展重大课题,是我们必须扛起的使命责任。全市上下一定要不负使命、不负机遇、不负期许,既要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地落实,又要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用国家大规划引领地方发展,在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勇于担当、再立新功,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作出淮安贡献。
姚晓东说,淮河生态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填补了淮安没有国家战略直接覆盖的空白,促进发展信心提振,促进发展理念更新,促进发展路径拓展,促进发展优势凸显,对于淮安加快“崛起江淮”更是影响深远。全市上下要站在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和推动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加快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进一步凸显淮安作为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优势,充分展现淮安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的担当作为。
姚晓东强调,全市上下要仔细研究规划,结合淮安发展实际,聚焦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实,以精准有力的举措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削减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共同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永续发展。二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立足淮安产业发展基础,重点聚焦“三新一特”工业发展,加快发展三大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发展引领区。三要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引导、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化交通网络,有效放大用足淮安区位战略优势。四要持续改善公共配套服务。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就业服务等社会民生投入,着力打造“学在淮安、医在淮安”等品牌,不断强化淮安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
姚晓东指出,要强化职责履行,强化沟通协调,强化督查推进,以周密完善的组织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确保中央省市要求和《规划》内容落到实处。
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蔡丽新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全力抓好《规划》落地实施,发挥引领作用,体现淮安担当,努力做到行动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好。对照有关任务分工,强化效率意识,狠抓落实任务,全速推进实施,确保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对重大项目、重要事项进行跟踪督查推进,严格督查考核,务求工作实效。
会上,淮安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淮河生态经济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克清汇报了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次省际联席会、城市合作市长会商会和办公室工作会议情况和《淮安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工作任务分解方案》《2019年度淮安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任务》编制情况,以及下一步,淮安市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推动《2019年度工作任务》和《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充分发挥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合作办公室作用,加强交流促合作;充分发挥淮安市发展改革委职能作用,务实高效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年度事项顺利实施。
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文广旅游局等部门在会上就推动《规划》落实也作了交流发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