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淮安市发展改革委督查创新助推重大项目建设

2020年10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5/10

淮安市发展改革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步走”战略部署,秉持“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创新督查推进机制,全力以督查提振精神、聚焦重点、倒逼落实、展示成果,助推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三年来,全市共开展季度重大项目督查推进活动11次,现场推动重大项目超200个,总投资额近1000亿元,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呈现出体量大、层次高、建设快、效益好的喜人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增幅等重要指标增速在全省保持前列,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现代农业发展指数居苏北第一。

一是注重实效,不断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督查机制。2013年,采取“家家到”模式,将全市重大项目分南北两个片区开展督查推进活动,项目涵盖一、二、三产业。2014年,为进一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主动创新督查推进模式,突出对新上重大项目的县区督查推进。2015年1月,牵头制定《关于加强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实施办法》,再次对重大项目督查推进模式进行创新,按季度围绕不同主题开展重大项目现场督查推进和专题研究部署。2015年一季度,围绕县域经济主题,选择2013、2014年度项目建设排名全市前三的县区,全面展现其项目建设成绩和经验,推动县区掀起了比学赶超热潮。二、三、四季度又分别围绕工业“4+2”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文旅商贸和民生实事等主题,组织开展现场督查推进活动,引导各地各部门围绕重点抓项目,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2016年4月28日,市委书记姚晓东率队赴涟水督查会办重大项目建设,首次由市主要领导带队针对县区重大项目开展专项月度督查,释放出全市进一步改进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督查推进机制的重要信号。

二是强势推进,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为提高督查的刚性、随机性和严肃性,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2016年3月底,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强化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督查工作的意见》,推出新的督查办法,采取月度督查会办和半年督查推进相结合的方法。月度督查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按月轮流带队,随机对县区和园区项目进行督查和问题会办。半年督查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带队,于每年7月和次年1月对重大项目中当年竣工和投产的项目,分南片和北片集中督查推进。截至4月底,11个省重大淮安责任项目预计完成投资51.7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29.39%。8个省市联合项目中,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省际高速公路等项目均进展顺利。全市220重大项目建设预计完成投资310.1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8.93%,同比增长2.39个百分点。其中,95个续建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76.42亿元,占年度计划31.08%;125个新建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33.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6.51%。

三是规范管理,着力构建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坚持以构建“链条式传动、无缝隙对接、全过程推进”重大项目管理服务体系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以“一个平台、两套系统、三大机制、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1234”督查工作模式,为全市各县区、各部门提供了晒成绩、比差距、找不足的“擂台”,有力助推了重大项目向高端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市四套班子领导继续挂钩重大项目,32位市领导挂钩的39个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11.11亿元,占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总额的35.82%。完善推进“一考二报三单五制”工作机制:实行月通报、季公示制度,及时公布全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组织各县区、部门将建设存在的问题上报汇总,及时发放重大项目建设问题交办单40余份,协调解决土地指标、资金缺口、征地拆迁等29项问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