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州区推进体旅深融合 开启运动新时代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开州日报 2019/07/26

55457b46264ce433071b8233556839db_img_5_207_563_376

篮球赛

55457b46264ce433071b8233556839db_img_444_279_552_391

龙舟赛

55457b46264ce433071b8233556839db_img_5_760_529_353

配速员

55457b46264ce433071b8233556839db_img_340_666_656_373

汉丰湖半程马拉松比赛

随着们强身健体意识的增强以及对体育赛事热情的高涨,体育旅游市场正在逐年扩大。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催生了庞大的市场。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融入旅游消费,既提升了公众健康水平,又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举办大型赛事提升城市知名度 

2019年4月14日上午7时,城南故津广场2019重庆开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以下简称汉马赛)主会场已成欢乐海洋。来自英国、韩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全球12个国家及国内多个省市的6000余名马拉松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蓄势待发。 

本届汉马赛项目,外地选手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这场汉马赛是全国性、国际性的一场高标准马拉松赛事。赛道两边的观众看到外籍选手在汉丰湖畔奔跑,都纷纷为汉马赛这股国际范儿点赞、加油! 

这是我区举办大型赛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汉丰湖湿地公园,引进和开发环汉丰湖体育赛事,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能提升城市形象的精品赛事活动。就2017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开幕当天,我区接待游客量达2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 

我区着力体育品牌赛事的打造,纵深推进“一环一湖”的开发建设,努力加强体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摩托艇拳头品牌赛事,促使摩托艇比赛专业化、规模化、常态化发展,争取将水上运动基地落户开州,吸引国内外更多摩托艇爱好者来汉丰湖竞赛、训练和表演。坚持打造环湖马拉松群众性品牌赛事,马拉松赛具有竞技、全民健身等功能,并参与门槛低、涉及人员多、持续时间长等优势,对推动开州全民健身以及提升汉丰湖知名度、美誉度有很大作用。打造了城市钓鱼重点品牌赛事,城市钓鱼对抗赛是休闲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开州体育运动的发展及推动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积极作用。同时,加强对汉丰湖生态野钓开发,使汉丰湖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钓鱼爱好者的野钓天堂。 

我区还深入打造“初九登高”全民性品牌赛事。依托南山、盛山、迎仙山、汉丰寨的自然优势,已经连续举办了26届“初九登高”活动,每届赛事活动参与群众均达十万人以上。 

“以后我们将加强对赛事活动的开发和推广,争取将‘上九登高’活动打造成为全国性的登高盛会。”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说。 

开发体育旅游吸引游客来体验 

“开州真的是个好地方,明年我们还要来!”去年10月20日,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盛大开幕,来自武汉的“爱·浆板”女子队格外打眼,她们最大年龄有63岁,平均年龄年过半百,这群热爱运动,偏爱浆板的巾帼女子,第一次来开州,她们对开州赞不绝口,连称开州景美人好美食多,以后要当好开州的“宣传员”。 

事实上,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旅游消费模式由传统观光游向兼顾休闲与健身的体育旅游消费模式转变。传统的旅游模式不过是到景区景点观光、娱乐、拍照、购物等,而随着国人消费需求的升级,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模式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追捧。 

“来开州汉丰湖参加钓鱼比赛,真的是一种享受,这里太美了!下次,我一定邀上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来自河北的董先生去年来开州参加了钓鱼比赛,一直对开州念念不忘,他说,开州真的是一个钓鱼“天堂”。 

如今,体育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新时尚,一位业内人士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旅游消费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过去,大部分人追求的是单纯的旅游观光。现在,休闲观光融入了体育健身的理念,户外活动与旅游紧密结合了起来。特别是一些城市人群认为,走进大自然彻底地放松自己,不仅能有效减轻日常工作压力,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正是体育旅游的魅力所在。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扩大消费需求、培育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传统优势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入融合。逐步构建与渝东北发展战略相适应、主体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 

“我区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大力开发体育旅游市场,一方面,发展体育旅游能够拉动旅游经济,拓展项目和规模,提升旅游市场的多元化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有助于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融入旅游消费,既能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又能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夯实基础设施全民健身成潮流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我区各大公园、休闲广场、小区外小广场,到处可见跑步、打太极、跳广场舞的男女老少,他们健身的身影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现在安逸啰!不管下雨天晴,我们想搞啥子运动,都有地方。”运动达人廖淑芬说。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各级资金投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为了满足市民对健身的需求,结合各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我区又实施完成19个农体工程,新建1个乡镇健身广场,城区新建1个室外网球场、1个排球场,维修了老体协门球场、羽毛球场,对体育公园篮球场、体育场足球场草坪进行了整修更换。 

目前,全区拥有开州体育场、体育馆、恒温游泳馆、天然游泳场、体育公园等一批标准化场地设施。每万人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3平方米,塑胶篮球场超过100个,塑胶足球场超过20个;农体工程达到全覆盖、健身步道总长度达319公里,其中登山步道总长度达90公里,健走步道总长度达145公里,骑行道总长度达42公里,其它步道总长度达42公里、健身路径10套。 

阵地有了,群众健身热情高了,全民健身真正进入了新常态! 

“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优越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培育赛事经济,硬是要将体旅融合成为全域旅游发展最亮眼的名片。”区文旅委副主任张熙信心满满地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